在练好周身一家的缠丝劲中,分解了左虚步及右独立步的缠丝劲的变化,今天我在和大家一起分享“左蹬一根”及“玉女穿梭”两个独立步的缠丝劲的变化。 一、左蹬一根的如下图: (一)下肢体的缠丝: (1)左脚与左腿的缠丝劲: 左脚与左腿:如下图,左腿微逆缠上提里扣,左膝盖向前向上发顶力,带动左臀微微下沉里裹,形成逆缠丝向右前送力推动胸腰(顺时针)旋转,脚尖上翘; 如图二,左脚、左腿逆缠丝向左上侧蹬腿,高于腰平,以脚根内侧发劲横蹬,脚尖略偏左前上,达到蓄而即发的整体劲。注意:蹬腿时身体微向右侧穹斜。脚腿的发劲要富有弹性。 (2)右脚与右腿的缠丝劲 如图二,右脚掌踏实,外侧的踩力大于内侧的踩力,右脚顺缠丝向上传导到右腿根节(右胯)上,右腿顺缠外转的支撑力,促使右胯松略向上提起。 如下图,向左前送力(逆时针);膝里扣,脚掌踏实。这时五指抓地、脚跟踏实,涌泉穴为空,右膝盖微里扣; (3)胸腰的旋转; 由于两胯的送力形成一个合力,推动腹部形成腹式吸气、收腹、敛臀,丹田内转立园,丹田紧贴命门、命门后撑,尾骨内收,背像一张弓,这时是一个蓄力,聚(合)力,劲内收。 如图二,胸腰继续向左(逆时针)旋转,体现力发于足,主宰与腰,行于手的逆缠丝劲表现;胸腰微微(逆时针)旋转,这时的腰脊属于逆缠丝劲;继续蓄力,一发即收,合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劲)。 (4)两手与两臂的缠丝劲:如左图,两手,两臂同时由双顺缠变成双逆缠,双掌变拳,随两臂里旋(逆缠丝)外顶肘,两拳心朝下,两拳外折腕撕开; 如图二,双拳随蹬腿双逆缠同时向身体两侧击出,力点拳面,双拳击出要有弹性,成对拉力,左拳略高,右拳略低。两臂成一条斜线。 (5)头部:随两臂双逆缠发力的惯性,头微微左转(逆时针)旋转,眼看左拳,虽然胸腰微微向右侧略窮斜,头仍虚领顶劲。 陈式太极拳不管是独立步还是弓蹬步,螺旋形式缠绕的太极劲要以腰为轴心(圆心)。恩师马虹老师强调说:“打拳上身中正,保持圆心稳定。不论是四肢的顺逆缠丝,还是动作的大开大合,都要立身中正,圆心不能轻易移动,切忌身躯左右摇晃、前俯后仰。”我的体会是行拳当中的每一个拳势,甚至说每一个小动作,都要做到开合有序,合则以螺旋缠绕为形式,发挥其胸腰的向心力,气聚丹田,像单边的定式、揽扎衣的定式等等;开则以螺旋缠绕为形式,发挥其丹田的离心力作用,力达发力点,气贯四梢节,比如今天讲的蹬一根,力气的缠绕劲有丹田向四肢派出,四处开花,三逆(两拳及左脚)一顺(左脚顺缠),支撑腿(右)若不螺旋缠绕(顺缠丝)劲,很难达到平衡。
(二)玉女穿梭右独立步的缠丝劲 (1)下肢体——两脚两腿的缠丝劲: 如下图:右腿逆缠丝上提,膝盖上顶里扣,右脚内侧微微逆缠里旋,右脚尖微向左里下合,护着左膝。 左腿顺缠丝微微外旋,膝盖里扣,五指抓地,脚掌、脚跟踏实,涌泉穴微空。 如图四,右脚带右腿逆缠丝向里旋劲,向右前方侧蹬腿,脚内侧发蹬力;(注:右腿做到快蹬,快收)同时右臀向里裹翻,右胯微微上提向胸腰左前送力(逆时针)旋转; 左腿加大顺缠丝劲的支撑力,左胯微微松沉,向胸腰右后送力,(逆时针)旋转: (2)胸腰的缠丝劲: 在下肢左腿顺缠丝,右腿逆缠丝劲的推动下,身体微逆缠丝,向左(逆时针)转螺旋上升;这时吸气(腹式呼吸),收腹,丹田由下向后上旋转,紧贴命门,提肛,是一个蓄力,聚力,收的过程。 胸腰继续向左逆缠丝(逆时针)旋转90度,整个身体向左穹斜,丹田内转,逆时针旋转;呼气,小腹鼔荡,丹田与命门分离,这时是将全身的蓄力,向外捧放出去。 (3)上肢的双逆缠丝劲: 如上图,双手双顺缠领劲上托掌,手心朝上,指尖朝前;右手前,左手后,左小指贴右小臂内存,食指与右手的右腕线齐,与眼睛同高,双臂双顺缠外旋内合,将蓄力送给稍节; 如下图,随胸腰左转带动双手、臂双逆缠打开;一是先说左掌,左掌与左臂逆缠丝里旋,虎口卡右肩窝,里折腕,指尖朝内,手心向外,左肘随左开胸前捧,横挒逆缠丝劲;二是右手与右臂逆缠丝向右前推掌,指尖斜向右前上,手心朝右外,右肘逆缠丝里裹外捧,成半圆弧型,右掌的前捧力与开左胸,以及左肘的挒劲,形成了对拉力;也就是说:运用身法,以腰为主宰,用挒劲做到双逆开。 (4)头部的旋转 如上图,头领顶劲,眼看双手捧上托前方,耳听身后,兼顾左右。 如下图, 头部随胸腰左转,头部微微向左逆缠(逆时针)旋转,虚领顶劲不丢,眼看右前,耳听身右后。 从这两个拳势,不难看出腿的顺逆缠丝劲,推动胸腰螺旋缠绕, 开,在螺旋中开(包括:上开、下开、左开、又开、)以及表现在以内带外(离心力);合,在螺旋中合(上下合、左右合、内外合、)合则以螺旋缠绕为形式,发挥其胸腰的向心力作用;打拳不管有多快、多刚都不能丢了螺旋劲”。如玉女穿梭一式,跳跃动作中,不能失去螺旋劲。打起拳来,如同旋风、海中漩涡、巨浪滚动、又似同游泳飘飘冉冉,体现了周身一家,各部位节节贯串的整体缠丝劲。 总之,打陈式太极拳,不论是大小动作、快慢动作,都要求做到非圆即弧,触处成圆,这是恩师马虹对我们行拳时提出的要求;他说:“顺逆缠丝劲贯彻于各种刚柔、快慢、开合、升沉每一个动作之中,体现于身体各个部位之上”,个人认为恩师马虹他才是真正陈式太极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责任编辑:太极网小田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4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