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之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5: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单鞭出脚也是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5: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退步压肘也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念就是你的思想意识专注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劲断了,要用意来接。如果在发劲之后出现了断劲现象,就要将这种发劲的余意接续下去。万一意也断了,意与动作脫节,内外不一,意外驰,动作无主的话,就要神来接,这是补救劲断的方法。最好是什么都不要断,姿势和內气一开一合相互交替,绵绵不断,一气而成,贯串练习太极拳起势到收势的始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腰隙与丹田处于同一水平面,腰隙靠后,是先天气之本;丹田靠前,是后天气之本,统一的方法是腰隙为开,丹田为合。同时,随着脚下的前踩后蹬,腰胯瞬间拉开的一摇一抖,丹田如气球般一合一压一放,弹性十足,即可整体爆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的松柔与松沉之中。“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因为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因为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手臂、胳膊是抬不起来的,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乱动,应该是用松沉至脚底的地面反座力启动多少就动多少,少动一点是不到头,多动一点就是过,就是妄动。太极拳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欲在手上有内劲要从腿下求,一点有劲全身求。即所谓求“整劲”。如具有整劲,在起势中就能体悟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这样身体的腕、肘、肩、髋、膝、踝等几大关节接牢连在一起,就相当于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全身组成力臂,脚是力点,肘、腰尾骨、膝可做支点。根椐拳势和对方态势的不同,灵活变换重点支点和力臂。“手脚齐到,方为真”就有几个接触点同时发劲的拳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发劲的作用特征,是攻击对方中心掀而挫之,拿法中主要拿住对方中心劲路,以梢节制末节,同样是发挥杠杆作用。再则,诸如野马分鬃、倒撵猴、斜飞势、高探马等拳势都是手脚上下或左右或前后交叉又多点进攻的方式,也体现出杠杆的力学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8: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练习,极其平常,但又尤其艰难。难在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尽管极其简单,但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谓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而且,太极拳的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太极拳的标准也是永远的追求,至精至微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6: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起势为一波三折的拳势,腰先左转,再右转,又微左转,最后右转,以套脚掤发掷跌对方为结束。全靠右腿支撑体重,才能左右逢源,克敌制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