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之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7: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3-9-30 16:06
拳起的时候,身体要落,你拳落的时候,身体要起;这个是起落,这样的起落是无穷尽的,而拳起身起,表面上看 ...

太极拳讲究“百拳之法”“以眼为纲”“眼为心之苗”。
在单练动作和拳势动作中,眼是先锋,眼光始终注视目标。目光的转移,略先于动作,凡意欲去何处,必须目光先去,随即身、手、足前去。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对方的攻防意图和要害空位,便于我方随机应变地确定攻防点,灵活机动地选择招法,顺其自然地变换战术,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方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拳要时时两脚使劲下踩,丹田气下沉,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都要想着放松松沉。要意气贯注经穴:就是意想各节的穴位;
例如:

松肩想肩井穴;

松肘想曲池穴;

松胯想环跳穴;

松胸想膻中穴等等;久之自然放松松开。

行拳时内气由穴位进入骨髓之中,进而达到节节贯穿,内气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过经络,达于四稍,从而获得松沉之劲。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8: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对于腿部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虚实分清;
其次,要做到动作轻灵且有柔韧性;
第三,要做到平衡稳定。因为腿和脚的动作,需要依据拳式的屈伸,而做前后、进退、上下、起落之状态,所以两腿在变换时要求灵活,步法要分清虚实。承受体重的腿为实,另一腿为虚。只有做到虚实分明,动作才能稳定灵活,进退转换变化自如。同时,两腿两脚要平均调和,即轮换运动,交叉休息。腿和脚的作用很大,每个姿势动作,都需要这两个部位来支持。
可以说腿是支撑身体根基;也是劲力发动的要源。腿所起的重大作用,都要通过胯、膝、脚三个主要部位来完成。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还有裆开于胯、纵之于膝,蹬之于足;脚打七分、手打三等说法,说明了太极拳在技击发功时,手只占三成劲,主要是依靠腿和脚的作用。由此可知腿的重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腿和脚和练法;要根据松跨、提膝,脚心空的要领进行练习。
所谓胯要松是为了使关节周围较紧的韧带达到松弛,之后在做踢腿的动作时,会觉得灵便。对于膝关节就时刻保持轻度屈曲,这样做能使膝关节随时随地起到弹性作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进行松胯提膝的锻炼,如上楼梯或上台阶或游园登山时,只要在思想意识上一想松胯提膝那么,立刻会感到全身轻松灵活,则上的既快又不费力气。当下山或下楼时应用何要领?从高处往下时就不能用松胯提膝了,而要用胯和脚的变换关系了。具体的做法是用意念想到哪里,哪里就放就行了。如这只脚刚刚落地时就应从这只脚的脚掌开始想起,往上想到胯再从胯往上松到脚,这时那另一只脚便会自动地向前迈进,而在这时候,应将意念转移到又刚刚着地的这只脚掌上,往上想到胯,之后再想到脚。为样循环轮换交替着想,使两腿很平稳自然地完成从上到下的交互运动。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由蓄、发两种拳势互变而成;

蓄势时人体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

发势时人体内气由丹田向四梢发散,为开属阳,

所以人体小太极是人体内气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6: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拳势与气势相合:
      
人体行拳时通过内气(能量流)的“阴聚阳散”产生开合鼓荡,使个人的拳势与大自然的气势相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能量流——气)”和“天人一理(阴聚阳散——阴阳)”。 你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就能从中得到自我陶醉和升华。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缠法也.行中气之法门,不明此理,即不明此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1: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10 17:05
太极拳,缠法也.行中气之法门,不明此理,即不明此拳。

太极拳行拳时尾闾始终垂坠而不起;

肩胯始终垂坠而不起。

实侧胯跟始终落实无有起意。虚腿欲起而虚侧胯不起,尾闾更不能起;

两臂不管是起是落,肩不能起;肘似有重物悬挂,不能空。切记切记!!!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6: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的诀窍就是苦练,一天30遍,什么也有了。走架的要求是:先合后开,先松后走。
一定要把腰动起来,腰跨一活,你的太极才会有灵魂,练成这样就差不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6: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每一节中,也有不同的式组成。每一式的结束,你的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劲路略作停顿,意念无限放长。每一个意念都能表达你对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话,有时有几个逗号,也不能“一气呵成”。

行拳走架也同样如此。太极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几动或十几动。
每一动之间,要有“顾盼”意、要有“折叠”意。
所谓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上提寓下意,下沉上拔劲。左顾听右,右盼思左。即如此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