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话说太极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6-4-7 09:17 编辑

行拳时应该特别强调:从中心出手,向中心收手。

“棚、按、挤、肘、靠”的内劲,要由中心出手发出;

“捋、例、踩”的内劲,要通过向中心收手接回。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4 20:07
行拳时应该特别强调:从中心出手,向中心收手。
“棚、按、挤、肘、靠”的内劲,要由中心出手发出;
“ ...

练拳架时,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
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
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
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
这就是我的金钢捣捶的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6-4-6 15:14 编辑

太极拳行拳时不会用力的人,把手伸得老远;

会用力的人把手、臂贴近肩、腰,

就能用上肩劲、腰劲,变得力量大增;

身摇肩靠,就有排山倒海之势。

肩是固定在脊柱上端的一个横杆,双肩与腰形成的三角形,

有很强的支撑力和扭转力。

腰与下面的胯形成另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通过腰连接起来;

相互作用,就能把力传导到身体各部。

身上的顶抗力、撞靠力、拧旋力、压榨力都靠肩发放出来;

或者由肩传导给臂、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9-1 15:56
看看如何才能练出太极拳的球体感!
  
  1、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练拳需要先明理;要弄明白一些简单的要领和拳理。
如:首先要立身中正、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气沉丹田、松胯圆裆、项膝、松肩、捶肘、坐腕。
这些都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要知其然知所以然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5 18:55
练拳需要先明理;要弄明白一些简单的要领和拳理。如:首先要立身中正、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 ...

太极拳一开始就让你放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打通肩和胯,实现气在体内和四肢的贯通。
松肩胯的时候,想要把内气更好的更快地达到四肢,需要练习五心归一的功法。
而松肩胯是一辈子的事,要不停锻炼,这里面就是体现功力的问题了,日久功深。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标尺,就是骨架!!
气随骨走!到腰,只有腰椎一柱,不分左右。
气敛入脊骨,下脚,就从后胯骶胳关节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沉肩坠肘,头与肩形成对拉劲。
沉肩坠肘是为了控制气上浮、脚下飘,不然就违反太极沉稳的特点。
沉也不是玩命下沉下坠,而是要与头上顶的劲相等,形成阴阳对拉;
沉过了就会僵硬,就会违反太极拳松活的特点。
而太极拳的每一式都应该有沉肩坠肘,是在旋胯中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虚实相间;快慢相间;
根据对仗工整原则以及对应原则。虚对应于快;实对应于慢。
我的理解为:虚对应于快是因为虚是主观主动行为,是本能反应,自然就必须快;
这也是脚不存空的原理。
实对应于慢是因为客观被动行为,是条件反射;
是通过听劲根据劲路原则如何去化劲,把劲卸入大地,再借大地之力反弹上来;
这一过程需要时间自然就必须慢了。
例如:金刚捣捶的出手出膝实现上打咽喉下打阴时就必须快;
落地震脚时就必须慢,是因为把对方的反弹力卸入大地;
就听轰的一声,一个整劲出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项膝的本意是:两个膝盖遥相呼应,就能做到松腰落胯;

一般人练拳是两个膝盖往里扣,容易产生裹裆。

两个膝盖遥相呼应;就是膝盖外棚,但是脚的四个小指必须扣地。

形成脚底的弓背;

弓满则圆棚劲足,松活弹抖末梢劲!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中的悟静,就是要悟出“平心静气”。

1)思想上静

练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杂念,做到心中“一无所着,一无所思”。

这样,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为一,心无二用。

2)环境上静

锻炼时,应坚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

地方清洁卫生,可免于疾病传染;

环境僻静,可以脱离一切吵杂声的干扰。

这样,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轻浮、张狂之气。

总之,我们要在“静”字上下工夫。静下来后,就可以专心思考,细心揣摩。

对一招一式的运行,转换、虚实、开合、缠绕等基本要领,才能逐步领悟,姿势趋于正确;

较快地纳入太极拳的轨道。

日久,自会达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之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