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史书中,被清乾隆皇帝钦定为“正史”的有二十四部,其中《明史》在二十四部史书中编纂,时间最久至乾隆年四年刊行。素以体例严谨,述事清晰,文字雅正,极少贻误而著称。尤其是在编纂过程中,《明史》比其他任何一部官修正史受最高统治者的关注,成了“正史”中的样板而具有权威性。根据《明史·方伎列传八》及几经纂修的《太和山志》记载:张三丰,懿州人(今湖南省芷江县)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云游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今武当山)结庐修行,生死不详。《明史·张三丰传》写“终莫测其存亡也”。正因为“终莫测其存亡”,所以就给各种神话传说,玄虚附会留下想像发挥的空间。从洪武二十四年到永乐皇帝前後二十一年的寻找,直到後来明宪宗、世宗、神宗,都曾予以加封。其人之说历经几个朝代近五百年,可谓神奇至极。但始终不见其人,而历朝皇帝对其的寻找与赐封其因有二。一,据史学家所考,为巩固帝王的统治地位,寻找明皇太子有关,欺骗人民。其二,乃历代帝王与道教联系在一起的原因相同,练丹求长生以享万代基业,享人主之乐。而荒唐的是直至现在,仍有一些机构和个人,还在继续为一个无法确证其存在的神话人物重彩著墨。1989年,由武汉体院,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共同承担国家体委科研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讲查阅了近万册文献,笔录碑拓数百件,获取资料近30万字,不可谓不严肃认真,但令笔者惊奇的是,作为一顼国家体委课题的结论性著作《武当拳之研究》,竟然断定“张三丰生于1247年,卒于1464年,活了217年”(见2000年6期的《太极》),令人讶异。经查阅资料却原是抄袭吴图南编著的《太极拳史略传》内载《张三丰列传》作为肯定的历史证据,实为可笑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