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理论】谈陈式太极拳的刚柔
【太极拳理论】谈陈式太极拳的刚柔
刚与柔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对立关系,是相对矛盾又统一的,刚与柔可以相互转化。按阴阳学中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的原理,阴代表柔,阳代表刚,因为阴阳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刚柔可以相互渗透。练习陈式太极拳强调先求 ...
2016-9-28 14:56
阴阳、虚实的转换是围绕着“中”进行的
阴阳、虚实的转换是围绕着“中”进行的
我认为,阴阳是一个文化、哲学的概念。很多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阴阳。在太极拳的练习上,阴阳的概念就体现在进退、刚柔、快慢、虚实、开合等方面。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太极者 ...
2016-9-27 09:00
【与你有关】避免膝关节受伤六字诀:酸加、痛减、麻停
【与你有关】避免膝关节受伤六字诀:酸加、痛减、麻停
练太极拳时,避免膝关节受伤太极拳很重视下盘功夫的锻炼,两腿的负荷较大,而且重心的转移,两腿的虚实变换较多,有时甚至要一腿站立,支撑全身。对于初学太极拳者来说,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就可能会感到肌肉酸胀,这 ...
2016-9-27 08:54
康伟:浅谈“用意不用力”
康伟:浅谈“用意不用力”
浅谈“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这个说法好像练太极拳的人早就耳熟能详了。练太极拳要求放松,而且强调要自上而下,从头至足,全体放松。这些几乎都成了习练太极拳的口头禅了。但真正从骨子里相信“用 ...
2016-9-26 11:59
【关于“松”最全的讲解】松的含义、外在表现、层次以及练习方法
【关于“松”最全的讲解】松的含义、外在表现、层次以及练习方法
太极拳之“松”一、松的本质和正确含义松的本质是内气在身体内各个部位畅通无阻而逐步凝聚成内劲,继而使身体像松树一样对外来力量既能化解又能反弹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内气和内劲在体内畅通无阻是松的根源。从另 ...
2016-9-26 11:56
练不好静松和动松,你就找不到内功
练不好静松和动松,你就找不到内功
内功,泛指武术习练得法,悟透拳理拳法,从身体内部开发出来的、超乎寻常、超乎想象,一般人认为难以达到的能量、功能。凡习练武术者,初始抻筋、拔骨、开腰、松垮,着重训练底盘的腰腿功夫。其练法刚猛激烈,窜蹦跳 ...
2016-9-26 10:38
【真传一张纸】“旋转下沉”是步法转换的核心
【真传一张纸】“旋转下沉”是步法转换的核心
网上如何练习走猫步的文章屡见不鲜,大多长篇大论,读者很难耐心看完,即使看完也是一头雾水,缺乏可操作性,本来很简单的事,非要像美容院卖产品,弄的越复杂越显得有价值。所谓的猫步就是迈步轻灵,其实质就是实腿 ...
2016-9-23 09:53
这些都是病,学拳路上请远离
这些都是病,学拳路上请远离
学练太极拳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 当前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在众多学练太极拳的人中,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来学习的,当然也有不少是为了学到技击技能来学习的,这都是正 ...
2016-9-23 09:51
【前辈心得】这些都是练拳的关键之处
【前辈心得】这些都是练拳的关键之处
一、人们练拳常易挺在错误之支点上,如胸、肩、膝、腹、等处,拳乃不会进步。必须挺在腰脊处。二、腰脊处为支点亦为主宰。脊椎为一身主干,故首顾脊椎拎起,连住脚跟,腰脊与手掌脚根三点相反相成,运劲如开弓。脊椎 ...
2016-9-23 09:01
秋天练太极,竟然会这样......
秋天练太极,竟然会这样......
进入金秋时节,自然景象渐渐发生了变化,酷暑给人们带来的浑身黏糊糊、湿漉漉难受的感觉也随之消失,迎来的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放眼望去,果实丰硕,满目金黄,层林尽染,充满着诗情画意,仿 ...
2016-9-19 10:53
如何做好太极拳的阴阳转换
如何做好太极拳的阴阳转换
太极拳缓慢柔和,绵里藏针。但是,在太极拳缓慢柔和的动作中,却有着阴阳、虚实、刚柔、开合、进退等变化,如此才形成太极拳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运动,可以说,只有缓慢柔和的动作外形,没有内在的阴阳、虚实的劲 ...
2016-9-19 10:46
太极拳练“一”与练“一切”
太极拳练“一”与练“一切”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似乎难以理解。问题先出在对“一”的认识上,这里的一不是独一,不是唯一,是任一。在太极拳习练中,以任何一个“一”(动作)来练一切动作,精通于一,从而晓知一切动作招式是一个简便的方法 ...
2016-9-19 09:32
“转腰”多重要?练太极的你应该知道
“转腰”多重要?练太极的你应该知道
在《杨氏老谱》中,曾很形象地将太极拳中的“转腰”比作“能如水磨摧急缓”,这种像小石水磨一样的“转腰”,对于太极拳习练有很多作用。1引起含胸拔背 带动上肢动作太极拳的所有上肢动作都是由含胸与拔背所引起的, ...
2016-9-18 10:13
太极拳“浑身是手”是怎么来的
太极拳“浑身是手”是怎么来的
一、“以身带手”打拳时不想手,就是想以腰带动。浑身都是手,进手先进腰,退手先退腰。拳架练熟以后,第一步就是“腰功”。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把腰练出来,使内劲通过腰轴的旋转,似离心力的传导而贯注于四端,形于 ...
2016-9-18 08:20
真传一张纸,太极拳的精华基本都在这里
真传一张纸,太极拳的精华基本都在这里
太极拳各家分析1、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净,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2、郑曼青先生——"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十三式之体用各得一式, 其用 ...
2016-9-17 09:55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