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武林杂谈
订阅

武林杂谈

武术那点儿事儿!
  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老谚语,叫做“艺多不压身”。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是越多越好,技能不会伤害自己身体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一技之长,那么,他的社会存活能力就强。   另 ...
2010-12-19 09:47
简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和推手
  练好太极拳,把周身之劲练成一家,把桩功和腰腿练的合乎要求,然后再学太极推手。  练好太极拳的标准是:头顶、肩沉、肘坠、腕坐、指展、胸含、腹实、腰松、臀敛、肛提、裆圆、周身之劲,一松到脚。这才算基本达 ...
2010-12-17 09:06
太极拳练得“好坏对错”拿什么衡量?
  太极拳练得“好坏对错”拿什么衡量?迄今为止没有标准,或是说各家有各家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以己之形态贬彼之动作。要真正做到客观,就必须从太极拳的各个组成部分来细细分析。好、坏、对、错,非常重要,如今的太 ...
2010-12-17 08:46
太极拳的轻灵基本功夫
太极拳的轻灵基本功夫
  太极拳的特点,与其他拳术有所不同。太极拳的练法,首先要求人们达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这是比较他种拳术所相反的说法。最明显的着重点,交代人们必须了解向前退后的基本作用,所以拳论切实指出“其根在脚 ...
2010-12-16 08:59
浅谈一年24节气和太极拳的关系
  太极拳已经被世界人民所认识。是健身、表演、技击的一项好运动,所以;全世界人民都爱上了太极拳运动,纷纷学习演练,有的不惜重金千里迢迢拜师学艺,也下了不少功夫,每天累的是满头大汗,练了十几年拳,外形不 ...
2010-12-16 08:50
王壮弘谈太极拳
王壮弘谈太极拳
  王壮弘(1931-2008)钻研及实践王宗岳《太极拳论》.极少参加公开活动,唯与少数知已及弟子探究中华文化哲理、佛学及太极拳,摄心养生.   开发众生智慧海,得见如来清净身  太极拳是智慧拳,它既通达有为之事相 ...
2010-12-15 09:17
太极拳的放松拔长(转)
太极拳的放松拔长(转)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放松拔长,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怎样放松?松到什么程度?长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即练意又练气,即练神又练形。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形成了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方法。 ...
2010-12-15 08:45
童美正:太极拳养身亦养心
  在新狮街道骆家塘社区,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杨氏太极拳教练童美正,几乎每天清晨,他和一群学员都会在社区福泰隆超市附近的小广场打太极拳、舞刀弄剑。如今,冬日天寒,但学太极拳的人却有增无减——   童美正:太 ...
2010-12-14 17:14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呢?笔者研究众多老前辈们的论述,结合一般科学道理,论证如下:   1. 先确定丹田的位置  一般通常的说法都是指丹田在小腹。难道说只是在表皮上某一点或某一处面积之内吗?不是的。针灸 ...
2010-12-13 09:54
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使得这一句具有毋庸 ...
2010-12-13 09:17
《太极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怎样理解?
  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指太极拳对敌过程中对劲路、劲力速度变化的要求。太极不以力强取,而走以弱胜强的路线,如此则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成果,这个方针路线是极其科学的。 在武术技击上达 ...
2010-12-13 09:12
浅谈太极拳的“含胸”与“气沉丹田”
“含胸与气沉丹田”是太极拳中两个最基本的要领,这两个要领与其它要领相比,“说着容易做着难”,关键是对“含与沉”的认识和理解容易偏颇和产生错误。 从拳学的实践体悟看,太极拳的要领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 ...
2010-12-13 09:08
动静之中感受太极之美
  陈娟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清华大学体育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高级教练)   太极拳是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而不是一个概念。关于太极拳的 ...
2010-12-13 08:31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人们习武的原由有很多,但要是有人对武术的喜爱,到了酷爱乃至痴迷到常人不可理喻的程度,那就必然跟DNA(遗传基因)的驱动有关系了。就是说,我们的祖先从事狩猎、作战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递到了这些人身上,悄悄 ...
2010-12-12 11:22
谈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认识
  编者:中国武术理论为什么要引入“五行”、“八卦”的思想.仅仅是为了“唯恐它不神秘.用以吓唬外行,抬高身价”吗?编者因为相关学养不足.因此对下文的这个结论还真不敢说三道四.不过即使暂时对“五行、八卦到 ...
2010-12-10 09:05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