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探索、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名片和健康有效的健身方法,太极拳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口约4000万,而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太极拳者更是直逼3亿人大关,这也就不难理解太极拳会被列入今年天津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之一了。“咱们陕西常年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不在10万之下,‘太极王子’吴雅楠2013年就曾在全运会的竞技太极舞台上勇夺太极拳、剑全能冠军,而三秦大地同样不乏民间高手,有望在今年7月的‘津门比武’中冲上巅峰!”西安武术协会副主席、西安太极拳总会秘书长刘永强如是说。 太极拳运动在陕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就拿古都西安来说,大大小小的太极拳辅导站、武馆、太极拳研究会等组织可谓星罗棋布。每天清晨,公园里、城墙下、广场上、社区间、街道旁随处可见太极拳习练者,他们成为了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西安市每年都要举行各种规模和层次的太极拳比赛,既有政府组织的,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还有高校武术文化节上的太极拳展演,报名参与者常常多达千余人。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不过,主流且被官方认可的说法是,太极拳乃明末清初由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传统武术精华的基础上本阴阳之理、集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规法汇综创编而成。发展到今天,太极拳已经有了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和氏(赵堡)这六大门派,就咱们陕西来说,习练陈氏和杨氏太极拳的人最多,高手自然也多,而其他门派也都有实力不俗的传人在陕扎根,比如建国前后人称西北三杰的郑伯英、郑悟清、侯春秀等大师便在城墙脚下广传赵堡太极拳,而杨氏太极拳名宿赵斌和赵幼斌父子、吴氏太极拳西安功远拳社的代表人物文功远及其高徒周润生也都十分有名。”刘永强介绍道。 身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师从太极拳大师职汝垒的刘永强对于陈氏太极拳在陕西的发展和传承自然最为熟悉,“提起陈氏太极拳在咱们陕西的发展就不能不提我的师爷、一代宗师陈金鳌,他早年从河南陈家沟来到陕西落脚,上世纪60年代初在宝鸡退休,1962年,西安的陈氏族人聚会商议,派人前往宝鸡迎请他移居西安为众多学武之人授业解惑,这使得西安陈氏太极拳爱好者的技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为西安太极拳的兴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西安,人们大都喜欢在城墙四周晨练,金鳌老先生便也领着徒弟在城墙根练拳,由于得到过高人真传,后又参订过《陈氏太极拳图说》这一精深著作,他对拳理十分精通,西安陈氏家族十九世的名家陈全忠、陈堂、陈凤英、陈金善等都受过他的指教,此外,他还培养出包括刘九功、王树铭、张文治、崔玉洁和我师父职汝垒等众多外姓太极高手。” 如今,在一代代太极高手的传承、努力下,西安已经成为全国数得上的太极重镇,常年习练太极的人不下五六万,“以前有人把咱们西安称为‘小陈沟’,意思是说咱们西安习练太极拳的人和河南陈家沟不相上下,依我看,咱这现今有千万人口的十三朝古都完全担得起‘大陈沟’的名号,因为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聚集地,长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太极文化和长安文化的结合又怎么会催生不出新魅力、新气象呢?”刘永强动情地说道。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太极网安安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