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练太极拳的体会/傅钟文
太极拳近年来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关于太极拳的理论也由单纯的技术观点发展到科学依据的探索,这是值得高兴的。  我在少年时就爱好太极拳,承杨澄甫老师的启迪和教诲,不敢说有多大心得,不过,七十年来 ...
2008-8-24 08:18
内家拳原初的搏斗意义
撰文:袁康就 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内丹气功课程导师 「内家拳」应该是近三百年才出现的武术用辞。它最早被引用,见于清初黄宗羲及其子黄百家对王征南拳技之评语。黄宗羲(1610-1695)是明清之际的史学大师 ...
2008-8-22 08:41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 ...
2008-8-22 08:36
气是内家拳物质基础
在满目珠玑、霞辉飞扬的东方艺术宝库中,内家拳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深受世人青睐。内家拳与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近期某名家却公然发表文章,否定“气”的存在,甚让人吃惊,这是对祖 ...
2008-8-22 08:31
三田和一功/王培生
“三田”是指上、中、下三个丹田。上丹田的位置在泥丸宫(俗称脑门,也叫囟门)下一寸和玄关穴(两眉中间)后一寸的交点上,在脑内(按:这里把玄关穴定于两眉之间,与上面传统养生内功所定在两眼之间不同,姑存其异)。中 ...
2008-8-21 10:05
先天气功要诀
先天气功是道家一种性命双修的功法,是古代道家和养生家经过实践成功的保健延年要法。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对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有很大的作用。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多是含糊其辞,深 ...
2008-8-21 07:54
太极拳松的作用
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练拳应在周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放松在养生练法和技击练法上都很重要。身心放松利于心静。体松、心静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身心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培养内气,增长内劲只有周身放松的 ...
2008-8-20 18:07
静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按:著名学者胡孚琛先生在《丹道法诀十二讲·究竟境界第十二讲》中云:“大江西派亦甚重睡功,见于魏则之《一贯天机直讲》卷四。其法诀以听息法入静,心息相依在鼻外虚无窍中入睡,阳生时即醒,醒时坐起炼功,这是初 ...
2008-8-20 18:06
蛮劲与巧劲之间的训练矛盾
  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用蛮劲来降伏各种打斗技法;所谓“以巧破千斤”就是用巧劲来破解蛮劲。“一力降十会”基本上属于外家功夫的练法;“以巧破千斤”基本上属于内家功夫的练法。目前有不少人主张“内外兼修” ...
2008-8-20 18:05
一力降十会与以巧破千斤
  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用蛮劲来降伏各种打斗技法;所谓“以巧破千斤”就是用巧劲来破解蛮劲。“一力降十会”基本上属于外家功夫的练法;“以巧破千斤”基本上属于内家功夫的练法。目前有不少人主张“内外兼修” ...
2008-8-20 18:05
祝大彤授武学体用法则
上下一条线 脚下阴阳变 头上虚灵顶 手上松空转 身形求立住 重心要单一 虚腿意虚净 实腿须实足 太极不用手 手到不再走 太极没有手 处处皆是手 一动即松脚 被动退力行 松脚能解困 空腰并转胯 动即分阴阳 阴阳互为根 周 ...
2008-8-20 18:04
练拳心得
㈠.专气致柔 太极拳术以专气致柔、以柔克刚为宗旨,尤其注重气沉丹田功夫的修养。气沉丹田,即老子所谓“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谓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也,故专气致柔乃太极拳之首要着手功夫 ...
2008-8-20 18:04
武式太极拳论释疑
一、“身备五功”解  武式太极拳没有身备(背)五弓,只有身备五功。五功是指练习武式太极拳内传的由着熟到神明的五步(层)功法或五个阶段的练习方法。只有按这些练习方法和要求精研细悟和长时期的练功,才能达到 ...
2008-8-20 08:49
太极拳练法/郑钧
愚自幼随父(郑公悟清)习练太极拳,经数十年的修炼,浅得太极拳的体会,学练太极拳,好似数学的0、1、2.......9十个数字和各种运算符号;学生在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各阶段都学习其组合及变化,并逐步得 ...
2008-8-20 08:43
太极拳的松胯状态
我在因特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先不辨文中轶事的真假,且信它腰胯的重要性。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叙述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功夫,是为吴氏太极拳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全佑尾 ...
2008-8-20 08:36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