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与道功/南怀瑾
编者按:本篇讲记原为南怀瑾先生在1966年于立法院之讲演,由学生们当场笔记整理而成。据师云:此文只是当时随意谈话之资料,疏漏甚多,并不完整,故登出涉及很多太极拳的拳理原则,故登出以为读者之参考。 缘起 太极 ...
2008-9-17 09:03
风云生答《精武》编者问
先说些闲话: 人都有年轻冲动的时代,年轻冲动就难免做出一些什么让自己遗憾的事。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会怎么样?不再犯错?或者又如何? 我个人回味我自己前半生,百味杂陈。但是很难说自己后悔什么。 最近,总 ...
2008-9-17 08:53
站桩
?? ??“入门先站三年桩”,有黄花鱼那年就有这就话了。但很多初学者不知道站桩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站桩可以求得什么东西。虽然日日苦站不辍,但功夫却没有长进,就如拉磨之驴,日日前进,最终却是原地打转。 ??知道站 ...
2008-9-17 08:47
太极拳讲稿/支燮堂
太极拳讲稿(一) 太极拳是祖国的外修其身,内养其心,动中求静的养生宝贵遗产,练太极拳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加强肺脏功能以理气机,另一方面是提高肝脏作用以通百脉,因而增进健康。并且通过长时间锻炼,非但身体 ...
2008-9-17 08:38
我所亲历的“卢氏结构”
编者按:武艺的高度应是建立在拳学家的品德上、悟性上、学养上,而非建立在拳学家们所继承的“优秀”拳种上。卢忠仁先生答《精武》编者问的系列文章,包括了这位高龄武术家八十多年武术生涯的远大抱负和谦虚精神,不 ...
2008-9-16 08:26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练拳又练功 道艺两相丰太极泰斗吴图南老师说:“根据我的体会,太极拳的功可概括为四种:一、松功;二、着功;三、劲功;四、气功”。吴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 ...
2008-9-16 08:24
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
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学习太极拳必需先练太极十三势。而什么是太极十三势?太极十三势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练习太极十三势?这是目前《邯郸太极网》信箱中收到比较为集中的问题。有人说扌朋、扌履、挤、按、采、扌列 ...
2008-9-16 08:22
太极拳抽丝功
一、 抽丝功(劲)概念  太极拳抽丝功(劲)在现有的太极拳著作和杂志中论述不多,历史上对抽丝劲与缠丝劲的讨论有过不同的看法。但抽丝功修炼是太极拳练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杨式太极拳大师田兆麟(注一) ...
2008-9-16 08:18
有根无根是真根
如何达到太极拳的第一运动系统和太极拳的第二系统,必须在明师引路和指导下,通过太极拳的行功、走架、推手、刀剑等锻炼步骤实现。在太极拳的行动、走架、推手、刀剑训练过程中,要按照吴图南先生于1984年武汉国际太 ...
2008-9-16 08:11
寻师/风云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我还是一个祖国花骨朵的时候,我就已经被这句话把耳朵里的茧子磨出来了。因为那时,我不爱学习,只要是个大人都用这句话来教育我,让我努力学习。 ??不过我是个师傅不逼就不修行的懒 ...
2008-9-15 09:24
答“卢氏结构”问(二)
问:毛孔吸氧骨肉分离看来属于天方夜谭了。那么大师所说的通过对人体的“再组织”而使人的自认体态恢复先天最理想的状态,即所谓婴儿状态,总该有一定的道理吧?“卢氏结构”的“牛背状态”的桩态大概总有他的独到之 ...
2008-9-15 09:20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问:这几年关于卢氏结构的话题此伏彼起,成了武林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有人说它精彩绝伦,有人说它形谬神悖,各自振振有词,理由都充足得很。他们只顾唇枪舌剑,只苦了我们这些听演讲的人,我们到底该信谁的呢?请问 ...
2008-9-15 09:11
内家初体认/风云生
中国武术独特的地方在于,他讲究劲,而不是力.力是指你肌肉做功的能力.而劲,则重点是描述你运用力取得的效果,或者说是研究怎么高效率的运用力量.与西方流行的武技不一样的是,中国武术更重视人的骨骼,在运动中的支撑作 ...
2008-9-15 09:05
太极练功务求其本
温儒新 (作者系邯郸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既有强身健体之功,又有技击搏人之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王岳宗在太极拳行功歌中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 ...
2008-9-15 09:01
论桩功的深入
桩功乃万功之基,没有坚实的桩功基础,就没有传统武学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中,不乏习桩多年却无显效者,其原因是不能真正明理和掌握正确的方法。笔者在此将随高华新先生习卢氏结构桩法之浅得尽述于众 ...
2008-9-12 10:10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