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散手和传统武术的可比性
昨晚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看了一下,有一些观点,正好能够针对吧里目前很多人关心的一些问题,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老师的意思主要是说武术的可比性问题。散手技法简单实用,成千上万的专业训练,产生功夫。传统武术得法 ...
2008-9-28 08:23
武学人体能力浅论
无论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均是训练人体的能力,并不是某种拳让你战胜对手,而是这种拳的训练方法让我们产生的能力使我们战胜对手。所以说哪种拳比哪种拳好,并不是绝对的,这种论述也是不合适的。太极拳的 ...
2008-9-28 08:17
内家拳技击的境界
内家拳是一门艺术。内家拳的套路练习是一门艺术,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这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识到的。内家拳的技击同样也是一门艺术,但这个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见到的、体验的。本人有幸跟随内家拳大家荣华丰学习,从老 ...
2008-9-28 08:15
内家拳的肌肉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是存在误解的。外家拳者肌肉训练是核心之一,强调肌肉的力量。内家拳者,为了和外家拳区别,强调整劲,强调筋骨之力,更有甚者,提出肌肉没用的说法,不能用肌肉的力。其实这就过头了,虚化了。 ...
2008-9-28 08:07
太极技击训练纪要
“拳势是基础,推手是练习技击的重要手段,散手是‘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前贤几代人身体力行悟出来的道理。我们现在把这个道理抛在脑后,却喋喋不休地去争论什么“太极拳能否技击”,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武派太 ...
2008-9-26 08:50
太极精要解
拳谱名词解释: 何谓「运劲如百炼钢」「运劲如百炼钢」,语出《十三势行功心解》,全句是「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先说「百炼钢」。一般拳谱今译,大都只从字面上解释,亦有引俗语「百炼钢成绕指之柔」,是极刚 ...
2008-9-26 08:43
习拳学艺 唯此一径
人秉父母的精华茵蕴孕育而生成形,血肉筋骨之躯,时时刻刻气血周流不息,脏腑协调,造化生机,故生生不已,本具灵性。但一出娘胎,随年更齿长,外界妄欲增加,本能拙力增加,性被尘污,原“明性”复转为暗,灵性减少 ...
2008-9-26 08:37
形于手指助松紧
练习太极拳要放松,而不能像练外家拳那样用力,练习时间久后会“无中生有”生出“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不用力,,是松,是原因,“有力”是紧,是结果。有多少“松”就有多少“紧”,能松到什么程度就能紧到什么 ...
2008-9-26 08:00
拳术三练
向来修习拳术攻防之道,存在三种练习的方法,即文练法、武练法、横练法,简称“三练”。   文练法:即指练空,悟空,用空;武练法:练实,物实,用实;横练法:练横,横练,用横。三种不同修炼方法,最终达到三种 ...
2008-9-25 08:43
太极拳的形态
"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 - 王宗岳 学习太极拳多从学习长拳开始。拳谱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是指长拳拳式阴阳虚实相接,连续不断。明朝武术鼎盛,据戚继光着《纪效新书》所载,当时流行的拳式,著 ...
2008-9-25 08:37
书法之势与太极拳之势
势是一个常用名词,如风势、水势、山势、势力、权势等等,这许多不同的势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基于某些因素而形成一种发展趋向,这种发展趋向称为势。势一经形成,它的发展便难以阻挡,所以说势来不可挡,但当环境转变 ...
2008-9-25 08:26
于永年回忆拳学生活
一、往事堪怀我和王芗斋老师相处近二十年,每每聆听他那诲人不倦的教导和那刻苦的治学精神 , 无不钦佩之至。萝斋老人那和蔼的面容、从容的神态、纯笃的功夫至今还一直回荡在我脑海里。回想芗斋老师生前和我邂逅相遇 ...
2008-9-25 08:17
“抻筋拔骨”论
“抻筋拔骨”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各门派、拳种皆存有的一种修炼“外形体”功夫综合方法的名称。在讨论“抻筋拔骨”方法之前,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传统拳术讲究内外兼修。谚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抻 ...
2008-9-25 08:07
功夫源于细节的积累
有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要从整体上出色,就必须使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传统陈式太极拳,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一门学问。由于它内涵丰富、编排细腻严谨,它的拳理拳法涉及多门 ...
2008-9-24 08:58
拳术攻防之道中的“盗”
此文摘自拙著《龙涎集续编四》,发表此文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善解古人论述,说明善学、善修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才能善于规过自新,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才能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 ...
2008-9-24 08:43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