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王芗斋拳道秘诀解密
  芗老之女王玉芳先生公布《大成拳谱》实乃武林幸事,该谱揭示芗老拳学之真谛。下面笔者根据多年修炼中会武道,解读其点滴,以飨同道。  芗老在《大成拳谱》中说:“大成拳试力的动作,讲究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 ...
2008-9-24 08:38
钱松龄先生论习内家拳之步骤
凡欲成天下之世事百业者,必先立其根基,而后徐图进展。基础固则进步速,有如营造宫室大厦,如不先打好桩基,则无异于空中楼阁,风雨一至随即塌落。武技之道尤以桩功为始,习此桩功,先虚其心,涵养本源,吞吐呼吸, ...
2008-9-23 14:59
内家武学六大层次
一易筋 易筋训练的目的是在锻炼中,使自身十二条膘骨筋及周身肌纤维的弹性及韧性得到加强,使整体连通,形成无坚不摧的整体劲力。其窍要是形整,意整,劲整,神圆!在蓄力状态中,即可封住对手上中下三盘,左中右三 ...
2008-9-23 14:53
学练太极拳的要诀
同学们给我出了个题,叫讲一讲“学练太极拳的要诀”,意思我明白,是想问通过哪些诀窍能尽快提高练拳的水平,少走弯路,这个意思很好。今天来的同学有练过两年的,有四五年以上的,也有初学的,那么我先来问问大家, ...
2008-9-23 09:07
太极拳技击大师洪均生
太极拳技击大师洪均生
2008-9-23 08:57
武门初窥2
        内 篇  内与外的差别一般可能会从气、形等观点去考量,而认为内家重气重柔,外家重形而刚猛。但,太极图上的双鱼是相互嵌合,阴中藏阳,阳中含阴。内家拳与外家拳都有刚有柔,内家重气,外家虽不 ...
2008-9-23 08:48
武门初窥
前言  想写一系列武学概论的探讨这个念头已有一年多。这一年多来,一方面是时间不够,无法有系统的整理一些理念与想法。研究所就读期间,一天到晚熬夜,曾有连续54小时未沾床的记录。另一方面则是经验不足,一些关 ...
2008-9-23 08:18
陈鑫太极分类语录
1、心静身正,以意运动   "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 ...
2008-9-23 08:02
内家拳要诀
神凝意静。不僵不拙。自然合度。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滔滔不绝。长如江流。神凝。精神集中之意。不论练拳或打手。如精神散漫。便会全失灵气。练拳难得宏验。打手肇失败之机。皆为病之在己。故我内家以精神为第一条件 ...
2008-9-22 09:03
萧氏八卦传承的动态演进
我在精武杂志2008年第2期中,发表了一篇《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一)》的文章,第3期应该续写《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二)》,但由于许多读者来信、来函询问“萧氏原传八卦掌”里为何还有拳法?拳法的 ...
2008-9-22 08:27
赵幼斌先生谈练拳体会
“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这是已故太极拳大师赵斌先生生前写的一首诗,以形容太极拳之妙境。人们也常形容观赏打太极拳就像在欣赏一尊活的雕塑,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 ...
2008-9-22 08:12
身法密要
活身法与找劲,发力训练 前面有一个柔身法,除了第一式是来自形意拳师父的传授外,多是来自于太极拳之中。目的是为了练人的各个关节的活动能力,以及拳法发力中一些比较细微的要点。所以他是初级的训练,可以当作热 ...
2008-9-22 08:05
内家拳秘密换点发力
换点发力内家拳的技击技术非常巧妙,是前辈们无数实践的总结成果。现作如下一些对比:1/一般格斗是在接触点上较劲,力大者胜,力小者败;2/高明的格斗是在接触点上松开,回缩再击,速度快者胜,速度慢者败。3/内家拳 ...
2008-9-21 08:45
刘念发现了什么
我认为,刘念先生所发现的不仅仅是“道”在人身上的一系列具体表现,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令人追本溯源的思想方法。 在刘念先生的习武生涯中,他先后接触了很多拳种拳派,学习了中医,并对佛,道,儒的思想及易理, ...
2008-9-21 08:34
控制与打击/风云生
从学武术到现在,对于我来说最有作用的是两次实战,第一次是在湖南浏阳学腿拳道时,与师兄四川李福阳的实战,纯粹是挨揍,两年以后,这次实战种一些奇怪的现象启发我,总结出了本能反应理论.第二次是2003年年底 ...
2008-9-21 08:2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