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与站桩
大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站桩,其实站桩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养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一节,说练守中土,练中定劲的重要,"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 ...
2008-10-27 10:34
太极呼吸法掌握运用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 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拳论说: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拳时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
2008-10-27 08:14
太极高手朱春煊
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 ...
2008-10-27 08:10
谈太极拳
-----在教育电台"专家之声"讲词 一、太极原理为我国古代之哲学,亦为我国正统文化理论之核心,太极理论之代表著作为易经。孔子曰:"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易经之理论体系,在孔子以前早已完成,孔 ...
2008-10-26 08:28
膝盖那扇门
日期:2005-12-22 23:41:00   心河 15:57:26  二水,回头说说膝盖那扇门吧     oО二水居士Оo 15:57:54  膝盖那扇门不好说,说不得:))     心河 15:58:14  说一句两句     oО二水居士Оo 1 ...
2008-10-26 08:24
我研究推手的经过
  一九二三年在上海从陈微明先主初学太极拳,陈先生和他老师杨澄甫一样,最喜用掤、挤两势进逼;但不发劲,使我停滞在一个通身不得劲的态势中,既不能走,又不能化。这是我初学推手时感觉最难受的一个阶段。    ...
2008-10-26 08:22
运动的层次
日期:2005-12-29   大双心河 23:24:39  下身必须臀部先落   臀部和膝齐动,胯在中间折回,也就是里抽或者松胯,给腰腾出活动空间   腰一动,身体两头纵向对开     abel 23:26:32  大双心河谈的是?  ...
2008-10-26 08:18
太极拳散手秘诀
1混圆式纳新吐故气须圆,摄得真精鼎内煎。提神顶劲精神注,坐腕沉肘势自然。纳气两手托上行,提自丹田升在胸。腹收精气全提住,势若腾空上苍穹。待得吸尽变成吐,清气沉来浊气除。腹松手按归元侯,浑然一息还太虚。 ...
2008-10-24 08:52
商榷太极呼吸法
我的一篇名为“太极拳内功修炼七层功法”的文章,在《少林与太极》2007年第7期上发表了.后来我在百度网我的博客上发表此文.最近又看见了天下武林网也转载了这篇文章,浏览人数也很多。有不少中老年网友对七层功法 ...
2008-10-24 08:28
一个台湾太极拳家的叙述
很多人问我要怎么松,怎么沉?听到这个问题使我非常的感慨,其中有不少练了十几二十几年的人在问这个问题,为何? 大家都在论谁才是真传,谁是跟那个名师学的等等......可是,每一代拳法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改变,甚至同 ...
2008-10-24 08:24
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
因为喜爱,经常翻阅论述太极拳方面的书刊,对照结合自己长年的练功体会,时常有意犹未尽之感,特聊絮数语,权作引玉之砖,不妥处,敬请同行指正。偶见一本有关拳论的书中说到“移步重心定,落步重心移”,反复推敲, ...
2008-10-24 08:15
大成拳的树敌意识
树敌意识,是学习大成拳的第一课。 作为实战拳种的大成拳,习者的精神状态很重要,什么“浩气放纵,视敌如草芥”等等;但精神状态需要设立一个假想敌,那不是纯客观静止的东西,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对敌意识上。 不论 ...
2008-10-23 08:30
中国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简介套路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技术特征。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渐进的,初 ...
2008-10-22 14:16
清静拳境何其妙
人们称太极拳为哲拳、文拳、福拳、慧拳,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太极拳是境界拳。境界是太极拳的本质、核心,不进入一定境界.太极拳修炼不能算真正入门。只有打到一定境界,才能文哲齐到、福慧双至。此境界包括拳者的处境 ...
2008-10-22 08:41
太极拳势主动与随动
太极拳技水平达相当高程度后,能做到腰转(动)带动、牵动、引动、拔动脚转(动)、手转(动)。在太极拳势运动中,腰与肢体其他部位的关系是主动与随动的关系。诚如拳论所说“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腰如车轴”是也 ...
2008-10-22 08:36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