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与健康促进
前 言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医药卫生的进步,人类寿命逐年增加,我国老年人口在十年前已超过7%,是名符其实的老年化国家。相继而来的是慢性病增多,医疗资源大量使用,健保财务濒临破产,这在已开发 ...
2008-12-3 08:25
谈谈太极拳问题
一、发劲要由后腿?还是由前腿? 有些人以为发劲是由后腿发,但亦有一些人谓发劲是由前腿发,互相争执。其实是两腿都可以发劲,问题是当对方给你用左手打的机会时,则用右腿发劲;若对方给你用右手打的机会时,则用 ...
2008-12-3 08:20
浅谈太极拳的养身与推手
习练太极拳,肢体松柔顺其自然,合乎人体生理结构,内心静安,放下一切思虑,脑部可获得充分的休息,举手投足,舒展大方,全身骨节处处松开,全身筋络无有运动不到,练拳时,随着拳架缓和柔顺的运行,以意气运身,有 ...
2008-12-2 08:49
太极拳与人生修养
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拳术,相传源自道家,以阴阳变易的方式来克敌制胜,自然含有牛们中国的哲理。郑曼青先生在他的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引录了不少易经、道德经、易系辞、黄帝内经素问中与太极拳的理论相关合的词句, ...
2008-12-2 08:41
太极拳基本动作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大致可分为手法、步法、腿法,但以门派不同,动作有异。陈氏太极拳因由肢体各部的正反螺旋形动作组成,术名谓之「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独特之肢体动作方法,也是动作的基本。因之不论手法、步法 ...
2008-12-2 08:33
二水太极拳练功方法
嘉兴二水居士的太极拳练功方法!(1)懂才神秘本人习练叶大密先生的武当叶家太极拳十余年,对太极以及其他内家拳略有心得。游列大江南北数年,特别对太极实战体会颇深。其实这是一门行为科学。只有不动的人才装神弄 ...
2008-12-2 08:22
师门偶悟
时光还过的真快,先师郑曼青先生逝世攸已二十周年,曼师自三十八年迁台以后尽力推广太极拳,如今海内外对此拳术传习相当普遍,许多教练名家皆出郑氏之门,先师推广之功实已不可泯灭。太极拳协会为纪念先师功德,拟就 ...
2008-12-2 08:20
太极拳呼吸与换劲
学习传统太极拳,初者可达却病健身、养身之功效,久之,拳艺熟练而渐渐深入加以探讨、精研后,进而达到技击致用。达技击致用的功夫须要有浑厚内劲做基础,培养浑厚的内劲,首要注意呼吸养气之法,故呼吸养气为学习太 ...
2008-12-1 10:03
吴式太极的毛病
大侠上面写的“杨式太极的毛病”一文在网上发表以后,激起了众多太极练家的愤怒,有人认为大侠没有遇到真正的杨式太极高手,有人认为大侠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过世面。还有人说要介绍某某太极实战家和大侠切磋。可惜大 ...
2008-12-1 09:39
脚前掌、脚后跟之脚后跟
脚前掌、脚后跟之脚后跟单独列出来,不想让一些愿意走偏激的人以为练拳光靠脚前掌就行了。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穿高跟鞋的女士们,尽管她们有纤细的高跟去支撑她们性感的脚后跟,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站立会比起平跟 ...
2008-12-1 09:37
一松一紧济刚柔
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内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谓。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 ...
2008-11-30 17:25
论劲/顾留馨
在推手互喂、试验发劲时,通常采用哼、哈、咳三种发声。哼音是用螺旋劲向上打放,使对方腾空掷出。哈音是用螺旋劲向远打,意欲将对方拍透墙壁。咳音是用螺旋劲向下打,意欲将对方打人地中。这种发劲试验都是用短促的 ...
2008-11-30 09:09
整体力动态形式演化规律
六面整体螺旋力的训练(又名“螺旋力深探”) 螺旋力训练是内家拳法的核心内容,也是与外家拳 的分界线。外家拳无此训练内容,而内家拳则无不修练 此功,形意、太极、八卦概莫能免。本功法是综合了形意、太极、八卦 ...
2008-11-30 09:02
学习陈氏太极拳认识
陈氏太极拳近年来由于陈门弟子的努力提倡,学习的人日渐众多,但是有些人总是有一种错觉,觉得外形显得偏刚,有震脚、发劲、跳跃等动作,一定要比普通一般流行的太极拳好像要用力使气,同时动作也比较快,以为对于技 ...
2008-11-30 08:53
杨式太极拳习练技法四
在套路里典型的屈臂动作有搂膝拗步、高探马、倒撵猴,这里主要谈的是后手的屈臂。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屈臂动作不仅仅是外形上手臂的屈折,内里充分体现的是以腰脊的开合带动肢体收放的问题,其中也包含了肩、背部的放松 ...
2008-11-30 08:4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