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从陈鑫的总论谈到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右录陈鑫品三先生在其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 ...
2008-12-14 08:33
解惑/潘咏周
《一》问:如何才能做到气沉丹田而不会憋气?答:所谓气沉﹝归﹞丹田仅仅是以意为之,所谓用意,亦不过是加一些注意而已,不是用力努气,也不是用呼吸硬压,将气下压当然发生弊病了,如果顺其自然,觉得有气流动,或 ...
2008-12-14 08:28
实作/杨鸿尘
  若从搏击术本质而言,实作是以打击对手,保存自己为目的的人与人的直接肉体对抗。尽管这个本质与人类道德是背道而驰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本质至今仍然是大多数习武者的追求目的,虽然赛车、登山等项目的伤亡数 ...
2008-12-14 08:24
推手/杨鸿尘
推手的目的是训练和掌握在实作时与对手接触瞬间的听劲功夫和控制打击对手的能力。推手的实质是放慢的实作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推手中必须把所练的基本功法运用和发挥出来,如果推手中的攻防和基本功法脱节,那推手训 ...
2008-12-14 08:22
我所理解的太极拳
看到论坛上很多朋友练太极拳,但是绝大多数朋友完全搞不懂什么是太极拳!我就说说我对太极拳的几点理解(我是拿一个老师傅的原话发下,首先说明一下,如果不理解可以不看,请不要乱骂)1、太极拳是修炼以头脑和心灵 ...
2008-12-14 08:17
内和外的行功要诀
一、心静用意(一)以意行气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运动气机图,说明心如将军发令,意为传令,气为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正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 ...
2008-12-12 08:45
意外的收获
太极拳能强身致用,以柔克刚,是尽人皆知的事,凡是学过太极拳的人,都有许多经验可谈,但在日常生活中,居然也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效用,这是使人觉得颇为有趣的。友人沈君,在联合国任职,五年以前回国时,曾与笔者研 ...
2008-12-12 08:39
什么是太极拳的弹簧劲
专家解答: 太极拳弹簧劲之说是今人的创新说法,在古典太极拳理论文献中弹簧劲之雏形亦依稀可见。“随曲就伸”、“气宜鼓荡”、“周身节节贯串”、“气势腾挪”、“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等尽是。今人常称棉软而又沉 ...
2008-12-12 08:33
太极拳何以“心脑不接”
太极内功解密/祝大彤 薛秀英近观《精武》2006年第5期所刊祝大彤先生《修大道,心脑不接》一文,颇感神奇,然百思不得其解。遍查太极拳综论,末见其辞,更未闻太极拳高级内功有“心脑不接”之说。为解其惑,今向大彤先生请 ...
2008-12-12 08:29
李经梧先生内功与拳法
李经梧老先生的拳艺,有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以功运法,融通功法。太极拳者,神妙之技也。其锻炼的主要内容,过去恩师马虹先生曾经说:内劲、外形、拳理、拳法、功力、推手。概括来说,内功与技法是最为核心的内容。而 ...
2008-12-11 08:26
开三关通三田
当前,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盘架子时,不太注意收式。甚至连一些教练员,辅导员在收式时也是匆匆忙忙,动作比较潦草轻率,究其原因,乃是他们对收式的意义认识不足所至。实践证明练太极拳必须认真做好“收式”,才能 ...
2008-12-11 08:24
浅谈“人体处处皆太极”
“人体处处皆太极”之辞,出自清末民初时期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这理论与著名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之说有同工异曲之妙。顾先生的“太极浑身都是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极拳中的攻防功能,而陈 ...
2008-12-11 08:22
关于陈式太极拳数理之根的研究
众所周知,尽管中国太极拳界对太极拳的起源问题歧见颇多,众说纷纭,但陈式太极拳是有史可查的,目前广为流传的杨、武、吴、郝、孙等各式太极拳的母拳,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各式太极拳虽风格各异,劲道有别,但它们 ...
2008-12-11 08:20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
太极拳运动必须配合呼吸,但刚开始太极拳锻炼时就着意于呼吸,反倒使动作僵硬,呼吸急促。只有进行专门的呼吸练习,形成自动的呼吸程式,自能和动作相配合。调息练习要求呼吸加深加长,肺活量增加,体内得到更多的氧 ...
2008-12-11 08:18
陈氏太极拳教习程序
第一阶段:项目为十三势拳架,时间,约六个月。第二阶段:项目为擖手及着劲应用,时间,约六个月。第三阶段:项目为内劲之培养与应用,时间 约一年。第四阶段:项目为炮捶拳架,理法研究,时间一年至五年,进至小成 ...
2008-12-10 08:3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