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虚实双重
2008-12-17 08:22
太极"劲由法生"
2008-12-17 08:21
吴门太极基本
吴门太极基本常识吴门太极,说理透彻,承先启后,升堂入室。 静慢柔松,细腻涵接,轻灵圆活,机巧妥帖。中正安舒,顶踵和协,手上沾粘,腰腿充实。 棚捋挤按,虚实辨别,引进落空,肘靠采列。勇猛精进,勿懈勿息,志 ...
2008-12-17 08:20
太极拳要返璞归真
一、确定参照物在传承太极拳的过程中,随着太极拳普及度的提高,随着信息交流的便捷,随着各种拳术之间取长补短,太极拳术与其他拳术一样,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在逐渐增多。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对如何练太极拳有了更多的探 ...
2008-12-17 08:17
太极拳用力?不用力?
就实质而言,用力、不用力,在太极拳理论中是融通的。就像佛教的空有、性相一样,似互相矛盾,但都是佛陀亲宣、平等一法。太极拳讲究棉里藏针,力在惊弹走螺旋,既极为绵软,又无坚不摧,这是大家都追求的境界。然而 ...
2008-12-17 08:15
陈氏太极拳腿部缠丝劲
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擖手(可从通称为推手)技击的重心所在。学习陈氏太极拳到了相当程度之后,一定要精研缠丝劲,才能登堂入室,达到拳艺的大成。陈品三先生所谓:﹁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亦作劲);缠丝者, ...
2008-12-16 08:29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大致可分为手法、步法、腿法,但以门派不同,动作有异。陈氏太极拳因由肢体各部的正反螺旋形动作组成,术名谓之「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独特之肢体动作方法,也是动作的基本。因之不论手法、步法 ...
2008-12-16 08:26
郑曼青神意气
有问,郑曼青的书法,有没有拳术上的神意气?我从郑曼青纪念馆网页,找到一张相信是他的作品。作品只是原件一小部份。我所谓DNA,指见微知着。以下是我的观察:一、神意气关系,我用应物,与平衡说明。有些图我把签 ...
2008-12-16 08:23
想象和感觉
练习太极拳,要进步,就离不开想象与感觉,这是我练拳的体会。先说感觉。师傅经常讲太极劲,让我们把手摸在他身上,体会他身体里面的变化,有一次我摸完,想说是什么感觉,师傅马上制止我说:“你别说,按照感觉到的 ...
2008-12-16 08:18
浅说“用意不用力”
(一)旧题重提   “用意不用力”是一个老话题,是杨澄甫口授《太极拳术十要》之六,是一条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法则,也是“内练一口气”的门槛。这本来是一个明白易懂的练拳方法,只要老老实实按照“用意”,“不用力 ...
2008-12-16 08:16
论内家拳的整劲/月轮穿水
练拳的人,都想求得整劲,这是一个大方向。然而,这个大方向里面还有两个小方向。这里面就显示了内家与外家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内外家是应当要区别开来的。尽管殊途同归,但细细一想,殊途在哪?同归在哪?是值 ...
2008-12-15 08:37
太极拳的修炼方法
太极拳以其出神入化的技击和健身效果著称于世。但是又因其难于练成,而使世人迷惑不解,甚至怀疑它是否是一门高深的武术学问。为挖掘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现根据吴氏太极拳的传统修炼方法,向世人披露太极拳的修炼法 ...
2008-12-15 08:34
上心与上身
我学练的是传统吴式太极拳,师傅经常讲“先上心、后上身”,经过这些年的习练,我对这两个“上”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讲出来请教于方家。先说上身,是指太极功夫上身。师傅告诉我,太极功夫不是一个整块的东西,练几十 ...
2008-12-15 08:31
韩慕侠老师论内家拳
夫武技一道分内外两家。外家练艺由外及内,重姿势,讲劲力。内家练艺由内而外,重养气,讲存神,意动而神发。实为殊途而同归也!内家练艺,前虚后实,重心偏后足,前足可虚可实,或三七或二八,随意而调之,用意而不用力,虚其心, ...
2008-12-15 08:16
杨澄甫太极架系列及器械纵览
杨澄甫所传的太极系列拳架,是在杨氏太极拳老架系列拳架的大架、中架(四种拳架)、小架、提腿架(两种拳架)、快架、撩挎八卦掌、四隅捶(一个套路、四种练法)、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时短打的基础上,为 ...
2008-12-15 08:13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