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初学太极克服五大病
  初学太极拳不少人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入手,我个人的体会是应该先克服五大病,哪五大病?一,拙力;二,挺胸;三,提肚;四,撅臀;五,憋气五大病。如能克服这五大病,就能较快的入门,怎么才能克服这五大病, ...
2008-12-7 08:35
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何为"内劲"?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现在我们看看当代一些武术名家对"内劲"的论述。 "内气"在 ...
2008-12-7 08:33
打太极拳出汗不气喘
不少人跑步、爬山时会气喘嘘嘘,练得满头大汗,更是喘得厉害。然而打太极拳却不同,即使大汗淋漓,也不会气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它含有阴阳互动的丰富内涵。太极拳的套路动作中有许多是阴阳互动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 ...
2008-12-7 08:30
三年练拳一劲难求
俗话说“三年练拳,一劲难求”,太极拳所谓的“一劲”,其实就是“(扌朋)劲”。又如“练拳容易,找劲难”,这难找的劲依然是太极拳的“(扌朋)劲”。“(扌朋)劲”是太极拳的专用术语,与太极拳八法之“(扌朋)”既有联系又有 ...
2008-12-7 08:25
气敛入骨轻灵练拳
因那次可见所闻,特别是佛学的有界,有无界及无界是否与老子的无为哲学类似;或有不同的分别,仍要进一步找机会去认知学习,能理解的其实有限。后接99.10.28手书,教授示知对无我与顺人从人后,疑窦稍解。不暪你说, ...
2008-12-5 08:46
太极拳有无真功夫?
作者杨鑫荣自幼随其祖父吴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  太极拳技击之妙,在于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普通人因缺乏训练,在对抗运动中很容易被外力所制,难于保持平衡。而太极拳拳法训练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贯 ...
2008-12-5 08:42
习松一得
在先师郑曼青先生门下受教,听他说得最多的,要算是这个「松」字,大抵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功夫,要先把自己练松是基本的条件,无论学听劲、讲走化,甚至要发挥由脚跟到手指周身贯串的发劲,如果不松就都无从谈起。郑老 ...
2008-12-5 08:36
原传步法的改进
第一节:步法的作用 武术界历来就有“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父”之说,可 见步法在实作中的重要性。在实作中如无灵活的步法为 先导,纵有千斤神力,也难有用武之地。传统武学中的步 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功力型步法,如 ...
2008-12-5 08:26
螺旋力的应用(搭手摸点训练)
搭手摸点,训练是卢氏结构向实作格斗过渡的一种 特有的训练方法,他又称双人试力。即通过两人手臂的 相搭感知并利用自己的力和对方的进行相对缓慢的发力 动作,实作格斗中力量的发放必须找点。因为没有点的 接触,发 ...
2008-12-5 08:17
《叶大密文选》节录
1.四字秘诀解敷:微贴敌身,听彼动静,以取先动之机。盖:盖世无双,有威胁敌人之意,使敌如鼠见猫,不得动弹。对:是敌我对待时能取得无意之意,不放而放的妙用。吞:气吞山河,使敌时时在我掌握之中。1964、1、2 ...
2008-12-4 08:41
太极拳的“松”与“沉”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学拳之初老师首先要求要“放松”,要“沉”,但如何放松?怎样为沉?得到的答复常常是南辕北辙,听者惑惑。而流传下来的拳论、拳经,又过于艰深,难以理解。我愿把多年练拳、教学的心 ...
2008-12-4 08:26
李紫剑/桩功解密
此即松桩的站法。在松桩的基础上,两脚前后对争,两膀左右对争,脊背上下对争,肩背左右对争,双手与肩背前后对争,切实地用力,形成六面对争。尽管用力对争,桩架始终保持原型,外观并无任何改变,这就是紧桩中典型 ...
2008-12-4 08:24
一接点中求
一天早晨,汪永泉到杨少侯家的时候,杨少侯还没起床。汪永泉想,趁老师还没出屋,先在院子里走走拳吧,一来温习这段时间的功课,二来表示自己也算勤奋,没偷懒。他两趟拳走下来,自觉浑身舒坦,微汗待出,心中正有些 ...
2008-12-4 08:21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 此二句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前段。折叠二字,注释方面有多种阐述:首先见于永年的“老三本”、李亦畲的《打手要言》: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后来再 ...
2008-12-4 08:14
太极拳术练法研究
前言太极拳术有益身心,并能防治某种尚未形成之疾患,已为同道所公认,惟如练习不得其法,或得其法而不能持久者,亦甚难获致明效。友辈中有乐此者,以笔者习之久,许为「识途老马」,频以练习中所遭困惑及疑虑垂询。 ...
2008-12-3 08:40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