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何谓太极拳
一、何谓太极拳太极拳顾名思义,是依据太极的道理演变出来的拳法。太极是什么呢?易经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 ...
2008-12-10 08:29
功夫无息法自修
2008-12-10 08:21
谈太极拳之练习/冯志明
要想悟懂太极拳理,必须运用中国传统的象数思维方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去悟拳理,就不容易明白。古人是先明理后练拳,而我们是先学拳后明理。古人是先明白太极拳拳理后,再一招一式地学套路,等学完套路后,既起 ...
2008-12-10 08:17
太极拳之要领/李经梧
一、以意导动,不用拙力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意识支配的。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也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把全神贯注到动作中去。首先做到“松静”,即:使中枢神经“静”下来,周身肌肉关节放松下来。在运动中,身 ...
2008-12-10 08:14
初学者如何练好杨式太极拳
作者:燕赵太极拳研究会学术部部长 张军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注重健身养生。太极拳集休闲、修身两种体育锻炼于一身,既能起到锻炼作用 ...
2008-12-9 09:09
怎样提高太极拳的锻炼效果
大家都知道,太极奉是内家拳、内功拳,无论是古代用于技击,还是现在用于保健强身,要想真正地起到作用,就必须修炼——太极内功.通过思师冯士英、李秉慈二老多年来的悉心教诲,又有李经梧师伯、王培生师叔的指点, ...
2008-12-9 09:06
太极拳的意形关系
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魏东振我写这篇文章,目的是探讨意形并重的关系及原理,并且分析太极拳在行动中二者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使练拳者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真正练好太极拳功夫。吴式太极拳在修炼时着重 ...
2008-12-9 08:38
松腰功法 面壁蹲墙功
面壁蹲墙功,是来源于杨氏太极拳门秘传的松腰法。练时应当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慢慢自会掌握要领,效果也会不期然而至。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 ...
2008-12-9 08:30
太极拳的要求/杨振基
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练拳和推手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现依次说明。  (一) 手  手眼身法步,把手摆在 ...
2008-12-8 08:44
“缠丝劲”的训练
  (一)缠丝劲的形体训练 “缠丝劲”的形体训练,是指肢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中得以“螺旋形”地缠绕锻炼。正如拳谚所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同时也说明了太极拳的“以 ...
2008-12-8 08:41
太极拳练习要领
本人根据自练与教授经验,引用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活盘托出」。│陈品三语│ 依据生理结构,运动力学,从心起,由意止,由内而外,而上而下,归结为十四要,提出报告,请赐指导,俾事损益。太 ...
2008-12-8 08:36
太极拳几点问题商榷
近些年来,我国太极拳风靡海外,由是也启发了国人对这项国粹的重视。经热心人士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提倡,群众也就星流景从,热衷此道。不论是公园、校园、庙堂、山坡,凡是景致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都可看到成群结队的 ...
2008-12-8 08:34
静和动的姿势要求
一、头部(一)头头为一身之首,诸阳之会,五官所在,头容正直,则一身皆正,打拳尤关重要,陈鑫谓︰「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拳谚谓︰「低头弯腰,传授不高。」所以头要正直,不可低头 ...
2008-12-8 08:19
三小时的太极内功桩体验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好了,功夫就自然成。站桩,既为外家拳所重视,又被内家拳所推崇。前段时间看了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书中介绍形意拳大师薛颠(三十年代国术馆馆长)立站桩为法门,并说“能站两个小时 ...
2008-12-7 21:35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一)手型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分掌、拳、勾三种。1、掌 杨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中指 ...
2008-12-7 08:3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