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白鹤亮翅之一、二/二水居士
白鹤亮翅之一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六十四、  杨式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在陈式作“白鹅亮翅”。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称绩甫《陈氏太极拳汇总》、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皆作“白鹅亮翅”。陈鑫白鹅亮翅 ...
2009-6-2 18:06
提手上势之十一、十二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六十二、提手上势之十一  左右斜开掌之后,双脚完成了虚实变换,此时,重心又转到了左脚。承上势,以左肩、左胯为轴线,尽量固定两胯以下部分躯体,使得上身向右扭转,如磨盘一般,上下两盘 ...
2009-6-2 18:03
提手上势之九、十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六十提手上势之九  针对唐豪所谓“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而不应该含胸的,这也是运动生理学上不可否认的话”的论调,1961年2月16日(年初二)下午,金仁霖老师在张晋良医师的陪 ...
2009-6-2 18:02
提手上势之八作者:二水居士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五十九、提手上势之八  受武禹襄身法八要的影响,太极拳涉及胸背部位的要领,由“涵胸、拔背”,改作“含胸拔背”,就成了杨式太极拳重要的身法要领之一。1957年7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刊行杨 ...
2009-6-2 17:57
提手上势之六、七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 五十七、提手上势之六  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六节提手上势云:“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移转,右足提向前,进步,移至左足前,脚跟着地,脚 ...
2009-6-2 17:53
“六面力”分析解释
或问者曰:您老分析并解析了“浑圆力”的说法,乃是指“浑元一气,浑圆一气”的无形法身道体的功夫内容。那对于现在修炼大成拳、意拳的人们所讨论的“六面力”的内容,您老又是如何认识?如何理解的呢?以下面的网上 ...
2009-6-1 17:21
“六面力”分析解释二
六面力是内劲的用法说确实,前贤强调过“六合一体”的种种说法。其实这是指自身外形的六合一体的规矩法则而说的,这与王芗斋提出的“六面争力”的概念不是一回事情中的内容。王芗斋提出的六面争力,是指内劲的“六合 ...
2009-6-1 17:21
“意力水面行”精义解
“意力水面行”精义解或问曰:我修炼意拳十多年了,很早就认真观读您老谈拳论道的文章,颇有启发,受益匪浅!一直想拜访您老解难释疑而没有机会,今日得以拜访您老,有幸当面讨教,实属难得也。王芗斋先生在《意拳论 ...
2009-6-1 17:20
何为内练智勇气意力
此乃内含之法,常言练实为用,练时必以实用为本,临敌入界,必先以意摧气。气充,气充则胆壮,胆壮则力升,力升则有勇,迎机辅解,勇则乃取胜之根本。虽艺高,功深,但无勇,无胆,畏力避剑,群回则惧,必败无胜;非 ...
2009-6-1 17:18
家传秘诀
【原文】学拳之要,总不外乎身、手、脚三部而已。人能悟出此法,习练成熟,打为一片,无分上下左右,不论拳、枪、棍、射,莫不得心应手,何须别费神力,另起炉灶,而竟得其全器在。实是秘诀之家传也。向无书旨,祗耳 ...
2009-6-1 17:13
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太极者,打手不用先天赋有之力和快手,力则从彼处去借而是用意。借者,既省力而又不伤气。太极拳是一门最讲究省力打人的艺术,所谓“借力打人”是也。因为太极拳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所以借力打人也即是太 ...
2009-6-1 08:19
孙存周武学著作摘录
拳术创自达摩。本为静坐并行之功。首重气,力次之。所谓养气者,纯刚是也。气充而运之以神,神之所照,无不如志。其练法简易:于动中求静,用后天之形,补先天之气。以手足动作,调节呼吸。虚心实腹,气归丹田。有一分气,用 ...
2009-5-31 17:50
练太极拳伤膝是怎么回事?
太极拳对于膝盖练习有什么要领可掌握? 伤膝原因可能是练习者太注重表演性而忽略了太极拳真正的要领。这种现象在初学者和专业运动员中受伤情况较为严重。还有就是腰肌劳损在太极拳爱好者中也比较普遍。 现在练太极拳 ...
2009-5-31 17:39
太极拳姿势与关节损伤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人人皆知,但在练习太极拳的人群中,却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关节损伤。有人对某地坚持练太极拳者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发现近30%的人膝关节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损伤。损伤的原因是“练拳时的不正确姿势”。 ...
2009-5-31 17:37
基本功是练好太极根基
太极拳的基本功法包括:采气、站桩和基本缠丝功。采气法:是中国古老吐纳术的一种,运用意念配合松柔的动作,培养气感,放松肢体,采集天地精华之气、使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养气功夫,同时也是练习放松的初步,是练拳之 ...
2009-5-31 08:30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