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生活中的调息十法
1、增强精力:疲劳与否均可以练,以便精力充足,方法是利用满吸的呼吸形式。当吸气完毕后意念注意到会阴,而后上升上升到肚脐的深部,停留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一般要达到10-14秒以上。如果加上意念在肚脐中转一下, ...
2010-4-8 08:23
沾连功
  武当沾连功外界少为人知,可以说是武当太极拳之秘传,也是太极拳法推手技击的根本所在,沾粘功掌握以后知劲懂劲可一通百通,也可以说是对知劲懂劲的一种具体的训练方式。这套训练方法我还没有发现其它门派有这种 ...
2010-4-8 08:22
太极薪火传千古,不遇真师莫强猜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一门健身与技击并重的古老拳术,还有深刻的中国古典哲学蕴含其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练太极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受中华太极国粹的神妙。然而,在太极拳入门这个阶 ...
2010-4-8 08:20
涌泉穴在太极拳中地位与应用
记得一开始学杨家老架式太极拳,涌泉穴就被提出了。那是扎马的时候,在教学上,我们被要求「身体重心要落在脚跟,不要把涌泉穴压死,空出涌泉穴,气才走得顺畅」。其实,对一个刚刚踏入太极武艺领域的我而言,脚下涌 ...
2010-4-7 08:16
太极拳练习三个阶段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吴图南老先生强调练习太极拳要遵循“着功、劲功、气功”的顺序;我的师父杨家仓(吴图南老先生的亲传弟子)则指出太极拳有技击、养生、悟道的作用。 ...
2010-4-7 08:15
浅谈“用意不用力”/沈寿
浅谈“用意不用力”/沈寿
一、“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书法讲究笔力,拳法讲究劲力。不过,书法有强调“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的,而太极拳学恰好也是十分强调“用意不用力”的。 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1883——1936)曾在《太极拳术十要》 ...
2010-4-7 08:13
汪永泉传杨氏功札记
目录 前言 太极拳宗师 汪永泉先生 汪脉传人 朱怀元 练习太极拳须知 练拳歌诀 理论和功夫的关 太极拳七步台阶: 第一步  上下相随 第二步  内外相合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第四步  拆架子 第五步  拆 ...
2010-4-7 08:11
陈式意念导气练习法
一、起 势 并步直立时,凜排除杂念,刂一心想着练拳就要开始了。凱当静下来后,刞意守丹田,凓想着丹田内气逐渐充盈。凩开步站立的提脚时,刨想象丹田内气向下、向后过会阴穴向后上沿督脉行至百会穴(以下简称为:丹 ...
2010-4-7 08:09
杨振基讲拳录音整理
2010-4-6 08:25
丹田和气的误解
孔庆海 冯驰先生简介:生于1962年,12岁开始学少林拳,1982年考入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主攻武术,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了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毕业后一直在银行学校从事武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应邀出 ...
2010-4-6 08:23
杜元化十三字精义解
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是: 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他说:命名十三式。总而合之,为十三,因各有效用,故不得不列为十三。他又说: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 ...
2010-4-6 08:22
我对不用力的认识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 ...
2010-4-6 08:20
太极拳中五智三效应
《精武》杂志从2009年年第9期起,陆续刊发了数则李紫剑先生的《太极拳杂谈》,编者曾用“通博广识、高人一筹”八字予以评介。我阅读后感到杂谈里显“五智”,杂谈后隐“三效应”,先分述如下: 一、五智 说到智,人 ...
2010-4-6 08:18
太极拳求醉梦境的法是错误的
一、太极拳“醉梦境”的提法不符合经典拳谱与现代科研 太极拳锻炼时的精神状态应该怎样?2009年第l2期《精武》杂志上有人提出:“任何太极有成者都必须进入醉梦境,否则不会有效”,不仅认为“醉梦境是养生太极之大门 ...
2010-4-5 08:40
荆山之玉及灵蛇之珠
王壮弘一、成于机缘 古之形容宝中宝者,有荆山之玉、灵蛇之珠与之类比。王壮弘先生《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以下简称《讲记》)乃太极系列著作中的荆山之玉、灵蛇之珠。整理者之一蓝晟先生称其为“数百年 ...
2010-4-5 08:38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