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呢?太极拳和其它拳种相比确实比较难练,古人有“三年形意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花十年时间不管做什么事都做成了,当年有杨露禅三下陈家沟之说,杨露禅用 ...
2010-4-22 08:16
太极拳正身法
傅声远 身不正怎么办?我看有的朋友练太极拳,头老是偏,自我感觉很专注的样子,摇头晃脑,身体也晃荡,将自己的劲道都晃荡没有了,精气神外泄而散漫。解决办法:用头顶半碗水走架子。水不溢出,碗不掉,就差不多成 ...
2010-4-22 08:16
武式太極拳闡秘-劲法介绍
孙建国(右)一般人們所謂練勁就是指純練力量,這種力量在太極拳中稱爲拙力。拙力爲外勁,用力則顯力,不用力則甚輕浮。而太極拳練勁就是指練巧力,巧力就是內勁。內勁具有彈性,如棉裏裹鐵,分量極沈,又綿綿不斷, ...
2010-4-22 08:14
太极拳与气沉丹田
一 理论的困乏 太极拳是一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在今天的世界上,它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人们或受益于太极拳的保健治病效果,或被它的“以柔克刚,後发制人”的拳理所吸引。然而太极拳为什麽能够具有保 ...
2010-4-21 08:23
李洛能嫡传谈形意拳技击体会
我引用李洛能的嫡传看来似乎有沽名钓誉只嫌。其实没有。有的人说:“形意拳是岳飞、张三丰、姬隆峰```````所创”,所以我没拿祖师说事。有的人说:“刘氏形意拳、张氏形意拳、等等,不胜枚举”,如此类推我说是李氏 ...
2010-4-21 08:22
李振邦传人诠释十六字诀
我做为形意拳(心意六合拳李振邦、李顺邦传)的嫡传徒孙,有义务将传统形意拳原传十六字诀及其字义、功法、用法公知于众。 我们李氏一派未尝彰显于世,皆因祖宗教规严谨,对拳理、拳法传承有较高的要求,今惜看形意 ...
2010-4-21 08:21
内家拳的问题
内家拳练什么 内家拳最著名的是太极、形意、八卦。好多练家经常三拳皆通,为什么?我以为是这三家拳法在练拳目的上殊途同归,都求的是最大限度开发人体的全身的综合性潜能,并将之用于技击实战。三拳虽初练时有别, ...
2010-4-21 08:20
河北形意的古朴练法
张兆东----观崔杰利演拳本人自幼修炼内家三拳(河北形意、陈式太极和程式八卦),主要师承我祖父杨青林(形意八卦一代大师,曾经跟随张占魁师爷和李存义师爷多年),其间且受到诸多武林大家的亲传和指点,对内家拳、 ...
2010-4-21 08:18
迎门靠与横劲
迎门靠是横劲和竖劲的一个综合反映,有人擅长用横劲打迎门靠,有人喜欢用竖劲打迎门靠。这里谈谈用横劲打迎门靠的训练办法。很多拳术里面都有迎门靠,这里谈谈太极门迎门靠的训练办法。 武学先辈总结出太极力道,养 ...
2010-4-20 08:11
赵道新谈官霸与拳霸(下)
赵道新黄:到时请您着重谈谈中国武术的内容。第三天黄:您独到的武学思维令我心里时常涌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您对当今中华武术的技击威力的怀疑和否定又使我心中忐忑,当然,我知道少数拳法和高手即使再 “厉害 ...
2010-4-20 08:10
赵道新谈官霸与拳霸(上)
王芗斋(左)赵道新赵道新先生谈中国武术,血淋淋的剖开披在中国武术身上的虚伪外衣!!对赵道新先生的访谈第一天黄:(在简短的问候之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声音很刺武术家的耳朵。比如问:李连杰是不是“花架子”? ...
2010-4-20 08:08
虚无恬淡精神乃治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运动,风格独特兼具有健身、自卫、表演、竞技、娱乐、怡情养性等功能,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士终生习练。从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太极拳不单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有效的抗 ...
2010-4-20 08:07
筋骨之变的局部意义
我所学的这个形意拳,所修炼的东西到目前为止,都是极缓慢直至一动不动,极柔软不能着一丝毫,极安静以求心无一物,极放松而不用分厘之力之类。但积久下来,便愈来愈发现,其极缓慢中孕育着极迅快,极柔软中潜藏着极 ...
2010-4-20 08:05
沾衣发力的要领
沾衣发力是传统武术很多门派中都有的一种发力方法,用以展示整劲、合劲的力量。在实战中若能应用,其功夫已臻大成。一般来讲,站桩有半年功夫或练习套路有一年左右者皆可以做到。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有几个要领需要注意 ...
2010-4-19 08:38
传统武术层次看功夫
崔杰利传统武术界有很多种功夫层次的划分方法,诸如郭云深的三层练法、三层道理等。我经过自己多年的行走江湖、拜师访友,又经过长期的实战和教学实践,印证和总结了从练法和从用法划分功夫层次的方法,现公布与大家 ...
2010-4-19 08:37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