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19
  6、象象  乾三连,乾卦天象,乾阳之性也,三爻相连,其性属金,以象体言,谓之天,以性情言谓之乾,以其不能生育万物,故退居西北阳弱之方。  其象于物,则为象,象为南方水中之兽,水生木,取诸身则属肝肺 ...
2010-4-29 08:12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18
十七帖 5、牛象  离中虚,离卦火象,为阴中阳,阴借阳生明,故居正南火旺之方。取诸身,为性,性定为禅,性动为机,又为心,心中有虚空之象,象取于物则为牛(见牛象图)。  牛之为物,秉土而生,有九宫之称, ...
2010-4-29 08:10
听劲与悟劲——武术的最深境界
劲力是武术的基本因素。练劲与发力,是武术的最重要内容。太极拳就把劲力分为掤、履、挤、按、采、肘、靠八种,并予以单项训练,可谓对劲力有了一个科学的总结。然而,武学上还讲一种劲:听劲。听劲其实不是劲,但为 ...
2010-4-29 08:08
關於暗劲的传说(下)
李雅轩四 關於暗劲的传说(下)边大仙的发劲非常好看,屈膝踮脚就把人发出去了,讲到松软,女人比男人更有优势,但女人下大功夫的少.边大仙的功夫有人说是假的.这说明某些人的眼力不够,练功夫,应先把眼睛练出来,能分辨真假 ...
2010-4-28 08:26
關於暗劲的传说(上)
三 關於暗劲的传说(上)开餐厅不是个好差事,搞不好会把人累垮.此前我身体好像还可以,开了两年餐厅后,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我在08年练太极拳之前,每天都打坐,练易筋经,而且隔一天还要围着是乐园跑一圈,是乐园里的路有标尺 ...
2010-4-28 08:25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孙禄堂龙为脊椎,虎为丹田.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 ...
2010-4-28 08:24
击打力浅析
击打力还与内外气的掌握运用有关。外气即呼吸之气,是后天之气。人在举重物时要憋气,这种憋气用力的方式在技击中是不适宜的。因为击打时还有动作的快速变化,一憋气,势必动作僵硬,影响动作的速度,而且肺部缺氧, ...
2010-4-28 08:22
拳劲的求取之道
  求取拳劲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三种类型,即静力型、动力型和动力静力结合型。比如泰拳、拳击属动力型,大成拳、丹劲道属静力型,太极拳、八卦掌属动静结合型。当然动与静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在求取拳劲的方 ...
2010-4-28 08:21
内家拳粗谈4.5.6.7
内家拳粗谈4 前文中我们谈到,内家拳的能量应该是来自于人的体重(体重的重力和反作用力),而非来自内气,对于很多内家拳爱好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前文中我们已说过,凡是我们介绍的技术经验,都是身体力行的结 ...
2010-4-27 08:23
内家拳粗谈1.2.3
一扇紧锁的大门,没有带钥匙不能打开它,而你又必须马上进去,那就要选择破门而入,怎样破呢?普通的人都会选择肩撞,而不会选择拳打或者掌击,可见肩撞的力量比拳掌的力量大了不知多少。如果我们的拳掌能够使出肩撞 ...
2010-4-27 08:22
郭派形意拳探秘录等二则
马耀南我酷好形意拳,潜修二十余春秋。之前我利用礼拜天拜访一河之隔的西安市郭派形意拳传人单吉刚先生。听其拳史拳理,观其拳法练法。不知不觉就过去四个多小时,令我受益匪浅。现以问答形式整理,愿形意拳同道有所 ...
2010-4-27 08:21
功夫见闻录
筋骨之妙   ?? 说功夫道功夫,功夫到底好在那里呢?说说自己的见闻,以慰同好吧!  ??  ??对于格斗类运动的锻炼方式,东西方各自有其独立的体系,其体系的形成,都是在各自的哲学观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与其各 ...
2010-4-27 08:19
心意六合秘传内功心法
卢嵩高起源于河南古豫的心意六合拳,也如同它身边的黄河一样,悠远、神秘、莫测,时而平静如初,时而奔腾咆哮;时而迂回通幽,时而一泻千里;时漫若郎铛,时而炫耀如电,这是黄河的脾性,心意六合拳的特点也如这条如 ...
2010-4-27 08:18
太极心法
肢体力向六面整体浑圆力过度,共分六步:第一步:肢体力(局部力) 目的是为了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 出手时,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上肢不用力,但也不可打软,《内功经》上叫“气调而匀,劲松而紧”,“松肩 ...
2010-4-26 08:07
“劲点”的感觉
张志俊先生讲太极拳训练中如何找到“劲点”的感觉。  一、梢节领劲。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训练的总纲。这里的梢节是指肢体中的两手和两脚。(这里要区别古人太极拳论中”发主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 ...
2010-4-26 08:0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