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图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2010-5-18 09:14
李老内家拳修炼脉络
前言:从网上阅读李仲轩老人的一系列文章后。不禁拍案叫绝。李老绝对可以称得上形意拳新说的“开山祖师”,他用通俗易懂的聊斋笔法一脚踢开了二十年来那些又臭又长的武术八股文,他把拳经中许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生 ...
2010-5-18 09:07
学练太极拳用心十要
  太极拳是意拳的一种,强调用心意练拳这是必然的。练拳要把“心静用意”放在首位,只有用心引导自身有规律的运动,才能达到自身素质的最高境界。   前辈名师通过实践已证明心意在练拳中的功效,并以理告诫后辈学拳 ...
2010-5-18 09:05
浅谈“舍己从人”练推手
  太极拳是意拳的一种,强调用心意练拳这是必然的。练拳要把“心静用意”放在首位,只有用心引导自身有规律的运动,才能达到自身素质的最高境界。   前辈名师通过实践已证明心意在练拳中的功效,并以理告诫后辈学拳 ...
2010-5-18 09:04
蓄发相变走太极
作者与朱天才  蓄发相变是练太极拳应遵循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只有蓄发辨证活用,用于技击才能收效。太极拳初学者须明蓄发辨证之理。蓄与发是相互矛盾对立统一的了,既是两种技击形态,也是意、形、气三者结合的产物 ...
2010-5-18 09:03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难练的,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 ...
2010-5-18 09:03
我和太极拳
吴图南我和太极拳(1)一九六三年,那年我十六岁,我的父亲(李树田)正式开始传授给我太极拳,想来至今已有四十六个春秋。可以说,我的一生都与太极拳有着不解之缘。回顾自己几十年学练太极拳的历程,可以用四个字 ...
2010-5-17 08:22
谈太极内劲的追求
朱天才 我1967年拜陈家沟十九代传人,陈式太极拳四杰之一的朱天才老师学习拳术。在朱老师精 心指导下,我坚持练拳、推手30年,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我悟出了探求内劲的两个环节。一是求内劲的来源,二是内劲的追求过程 ...
2010-5-17 08:21
初学如何化身上僵力
练陈式太极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尽,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怎样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 ...
2010-5-17 08:19
练太极如何才能松下来
(一)放松的意义及其内涵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 师陈照奎先生特别重视放松功夫的修炼.1973年夏天先师陈照奎在他家中给我讲拳时曾说:“太极拳全过程都要松下来,要沉下来,要百分之百地放松.同时,周身节节都要松 ...
2010-5-17 08:18
太极拳传记
  太极翁一生和无数武术名家、武林高手切磋较技,但从未影响过任何一人的名气和生计。太极翁讲:“我和他们切磋交流不是为了出名和争名夺利,而是为了验证、完善我的武学。因为武术是实践的学问,必须在真打实斗中 ...
2010-5-17 08:17
三机六规九要
三机,六规,九要.普通的人只知道孙公的九要,不知道六规和三机,在九要的基础上慢慢掌握六规和三机.特别是掌握了三机,就可以检验架子的是否正确.三机是发劲之机,转换之机,动静之机.看王建德的孙氏太极,时快时慢,快时身 ...
2010-5-15 08:18
北京孙家年轻俊杰-王建德
寒冬,北京。 清震,迎面而来的一阵寒风把我吹起,越过了石景山,飘进了门头沟。 在沟里,有幸见到了孙家武学年轻一辈的俊杰王建德。 王大哥老家河北定兴,师承孙禄堂-孙振岱-范文明-史永坡-王建德,从高中起开始学 ...
2010-5-15 08:17
吴兴与电话访谈录
郑怀贤问:吴先生是哪年生人?何时开始跟随郑怀贤大师练习拳术的?吴兴与答:我是1931年农历8月25日出生。1943年秋我在成都成西北路青年会内开始从学于郑怀贤先生。此前练过四川孙门。跟郑老师最初学习中央国术馆创 ...
2010-5-15 08:15
去意好似卷地风
戴奎(坐者)与弟子去意好似卷地风喜欢武术,名家也见过一些,包括一些国内较有名的名家。总的来说受益匪浅,优其是一些名家谦和的品格和高超的技艺让人敬仰。然而,我和每一些练武术的人一样,一直在追求一种能在接 ...
2010-5-15 08:1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