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悟太极根求延年益寿道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谋攻》中的要言,意思是说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求太极的懂劲,如同作战一样,知己知彼方能得之。实践中得真知,经常推手训练,更好地了 ...
2010-5-25 08:12
简析太极用武要言四则
陈长兴 太极拳是武术百花园中一枝盛开的奇葩。它历代不衰,声名显赫,举世瞩目。尤其是它的独特技击,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特点,别具一格。前辈们从实践中悟出了技击要言,要言全面具体地阐明了用武遵则 ...
2010-5-25 08:10
推手应掌握主动权
拳论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拳理强调了太极拳技击的原则,它说明掌握主动权的关键,主动权在于懂劲。推手既要求做到不使对方触及己身,而己能控制对方的重心,又要求能做到在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被 ...
2010-5-25 08:09
太极拳的巧妙摔法
摔法,是中国武术传统技击法,其威力无穷,可以瞬间制服对方。太极拳的摔法有它独特风格。它是建立在 懂劲基础之上的,妙在随机而动,借力摔之。 太极拳摔法要求 一、要遵循“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原则,巧用引法使对 ...
2010-5-25 08:08
谈肩的松沉枢纽作用及训练
作者 拳论曰:“手活于腕,转关在肩”。此理强调腕与肩的各自功能。其实肩关节在技击中尤为重要。  手肘肩三节劲,肩为根节。无根杆叶枯萎。也就是手肘成为无用武之地。因此要注意培其根。肩是肢节  与躯干联接 ...
2010-5-25 08:07
太极拳应当加负荷
作者张迎忠老师是“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朱天才大师的高徒陈式太极拳高级教练张迎忠老师。张老师是国家武术六段,焦作市武术协会会员,博爱县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学高级教师。他长期在东营、胜 ...
2010-5-24 08:16
太極拳的搭手
作者搭手是兩人攻防;縮小空間距離;力點相交的動作。不論是推手;還是散打;都要有搭手動作。怎樣研練搭手呢?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搭手前的意斷拳論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行。」這是前輩經驗 ...
2010-5-24 08:14
太级拳技击误区辨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精华,流传广泛,影响极大,颇受世界人民喜爱。太极拳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并走向世界,已成为现实,但是,讲提高确实逊色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对理论探讨甚少,求拳架套路的内涵少,追求技击术者更 ...
2010-5-24 08:13
太极拳比喻妙用
作者 太极拳这个优秀拳种,其理深奥,其形复杂,其内气难求。因此,前辈创拳、练拳、用拳,总结了不少经验,为说明深奥道理,多用比喻修辞解释其理。怎样理解拳、械、理中的比喻呢?关键是要抓住本体与喻体间的相似 ...
2010-5-24 08:13
学练太极拳用心十要
太极拳是意拳的一种,强调用心意练拳这是必然的。练拳要把“心静用意”放在首位,只有用心引导自身有规律的运动,才能达到自身素质的最高境界。  前辈名师通过实践已证明心意在练拳中的功效,并以理告诫后辈学拳者一定 ...
2010-5-24 08:11
太极求功须突破度
作者这里指的“度”是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中的一个要素。研究质量互变规律,必须研究质、量、度三要素。所谓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
2010-5-22 08:08
理论联系实际是求功之法
作者实践证明:成功之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做任何事情,决不能偏向一方面。明理不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实践不持理,只是瞎胡闹。时没少误,功不见增。学拳者要知理论的由来。理论是前人的经验结晶,它是航行的标,导 ...
2010-5-22 08:08
同步教学加速求功进程
“太极十年不出门”这是传统教学的进程时量的表述。这种时量的断言应当缩短为好。练太极求功实在太慢,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的发展。慢速影响了太能拳的普及与提高。其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讲:学者悟性差不 ...
2010-5-22 08:07
求功须研习两点一线
作者与朱天才太极拳以圆转为核心。内含阴阳互变,刚柔相济的哲理。它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载体。哲学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存在矛盾。太极拳运动是最能直接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形式。任何一组矛盾,都存在两点与连线。太 ...
2010-5-22 08:06
遵循客观规律增进太极功夫
张迎忠、辛春雨演示太极拳用法 事实证明,人们在实践中,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事业就会成功。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其结果必将一事无成,并且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只有重视客观 ...
2010-5-22 08:05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