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不容忽视的一个技法——“空肩”
  练太极拳者之所以能够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从而能够不用力地化解掉别人的攻击也就是实施沾粘连随,与使得全身传递性的力量畅透地贯通到手臂攻击别人,肩关节放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无怪乎仅 ...
2012-5-16 09:27
对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的理解
对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的理解
杨澄浦口授、陈微明笔录的《太极拳术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 ...
2012-5-16 09:22
技击术与生理学之关系
技击术与生理学之关系
言传拳勇,史详技击,国术之由来久矣。国术者,强健身心之捷径也,为我先哲特创刀枪之技能、方法途径,别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技击之神通,远非他邦所能企及。总理(编者注:即孙中山先生)曰: ...
2012-5-16 09:09
杨氏太极拳宗师董英杰的太极观
杨氏太极拳宗师董英杰的太极观
董英杰先生,河北任县人,是近代一位有成就的中外驰名的太极拳家。其生卒年月末经考究。先生年青时曾事会宁村李香远先生习拳,后拜于杨澄甫门下,求学不倦,师事十余年,是杨澄甫晚年的高足。民国初,随杨师南下广州 ...
2012-5-16 09:04
师爷王培生传我“蹲墙功” 讲松腰秘法
师爷王培生传我“蹲墙功” 讲松腰秘法
青少年时代,笔者曾有幸跟着父亲陈惠良,向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师爷学拳。这些年来始终珍藏着一张他老人家督促我练功的照片,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照片上,王师爷正在指点我习练“蹲墙功”。 笔者和王培生   那 ...
2012-5-16 09:01
太极拳步法的结构
太极拳的步,其实是脚下的太极功夫。笔者在太极拳修炼中,悟到脚在太极拳整体练功:养生中作用十分重要,故曾经在有关文章中提醒同道重视脚的修炼。   武禹襄大师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其根在脚”,指出了脚的 ...
2012-5-15 10:59
杨式太极拳发劲
杨式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内家拳术。功夫讲究内外兼修,用劲讲求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做到以心行气,以气催形……   劲分为明劲与暗劲,明劲形与外,暗劲形与内。太极拳的劲指的是暗劲(亦称内劲)。发劲时要内 ...
2012-5-14 14:10
辨析“气沉丹田”及腹部充实饱满
“气沉丹田”自古以来就是太极拳运动中不可动摇的重要法则之一,历代释、道、儒、医、武及热爱武术运动太极拳及养生运动的人民群众都望此获得身体健康,功夫达到上乘。 又综观太极拳,拳谱、拳论,气功术士们的观念 ...
2012-5-10 15:16
陈氏太极拳的内功修练
陈氏太极拳的内功修练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且又内、外家分明,无论内、外家高手,历来主张“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拳不站桩,等于瞎晃荡”。陈氏太极拳位居内家之首,更应注重内功修练。 内功修练又分静功修练和动功修练,静功修 ...
2012-5-9 16:01
练太极拳何以用意不用力?
人们经常说,练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发出来的力却是最大的。许多人耗费毕生精力之追求就是这个境界,然而许多人却终究是知道,但追求不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我来破解这个谜团。 首先我可以问一下 ...
2012-5-9 10:06
浅谈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拳谱中说“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 “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 ...
2012-5-9 10:00
学练太极步
拳论说,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与手指”;“五行运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于足。”拳谚有“步不稳则拳乱”之说。以上说明步伐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这些道理我虽明白。但由于自己生性懒惰,虽习拳多年 ...
2012-5-9 09:57
龙为脊椎,虎为丹田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 ...
2012-5-7 17:34
太极对精气神的调养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之术,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精、气、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太极拳拳经、拳论和运动特点入手,结合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控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气、神的调养机制, ...
2012-5-6 15:22
太极拳与年轻人
这些年,太极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运动带来的好处也被大家所认同。但是,我们发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这个群体远离了太极拳的行列呢?是这项 ...
2012-5-4 09:2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