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学好太极拳之我见
太极拳在表现形式上基本是舒缓、松静、柔和、典雅,动作均匀流畅,气势饱满;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学习太极拳因不受年龄限制,老少皆宜,即安全又不会出偏差,因此太极拳可终生演练。然而要学 ...
2013-1-7 10:29
斜面螺旋时间差
斜面螺旋时间差
以传统文化做底蕴,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用辩证的科学发展观来研习八卦掌在防身健体中的作用一定会引起广大八卦掌爱好者的学习兴趣来。这对于八卦掌的发扬光大、重放异彩、提高全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乃至使练习者终身受益 ...
2013-1-4 16:29
传统武术的“打”与“不打”
  传统武术各流派,其核心部分都有一些基本训练套路,譬如查拳的十路弹腿、八卦掌的老八掌、形意拳的五行拳、陈式太极拳的一路大架等。就是这些基本训练方式,构成了该武术流派的风格。   武术也源于人与人之间的 ...
2013-1-4 15:14
内家拳练习中的“三害”
内家拳练习中的“三害”
“三害”即“努气”、“努力”、“颠胸提腹”为什么称之为“三害”呢?这是因为:努气须憋气,憋气容易造成胸满气涌,过之久之可以伤肺。努力须鼓气,鼓气亦须憋气,努力等于努气加努力,除可伤肺外还会影响整个血液 ...
2013-1-4 14:45
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
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   第一要懂养什么?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内养津血液,外养筋骨肉;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 ...
2013-1-3 10:25
浅谈太极拳的圆档
圆裆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要领,但裆部是特殊部位,确实难以让人去指点和现场纠正,而文字的描述也确实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圆裆的目的是为了让下盘符合力学的拱弧结构。古时候,中国多拱型桥,先贤造桥就是利用拱弧 ...
2013-1-2 11:59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一、练拳须从无极始 修炼太极拳应处处结合太极阴阳之理来修炼。太极由混沌无极而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通过阴阳的变化,化生出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此,修炼内功和拳术时,必须从无极入手,由无极而太 ...
2013-1-2 10:05
讲解,示范,领做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未来的世纪是保健养生的世纪,而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陈式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风靡全球,是终生保健养生运动的最佳选择。为此科学合理的太极拳教学方法,能使更多太极拳爱好者,能更好更快的掌握太极拳 ...
2013-1-2 09:21
太极拳之伤病论
今天要说的这个伤病论并非是说太极拳如何防止疾病,而是阐述错练是病、久误则伤之伤病论!有人会问了:练太极拳还会受伤、生病吗?专家不都说了,太极拳可以防病养生吗?不错!专家只说对了一半。所谓的专家在做节目 ...
2012-12-31 16:20
太极健身热中的冷思考
太极健身热中的冷思考
即将逝去的2012年武术界最热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当属太极健身热。据称,习练者已经过亿,其势依然讯猛,前景不可估量。 一、形成太极健身热的原因 形成太极健身热的原因.除了太极拳的功法、功理、功效有别于其它 ...
2012-12-31 10:44
名家讲堂:“引进落空”的理论和实践
名家讲堂:“引进落空”的理论和实践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太极拳冠军教练 曾乃梁 吴文翰:“引进落空”和“诱敌深入” 太极拳谱《打手歌》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句子,因此.人们就认为引进落空这一战术是太极拳独有的。;其实不然。 ...
2012-12-30 09:10
骨盆偏沉 带动全身
太极参重视用腰,认为“腰为一身之主宰”(杨澄甫),“太极不动手,圆用腰来走”(杨少侯),“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王宗岳),要求用腰带动四肢。 太极拳重视小腹,因为“腹内松静气腾然”(王 ...
2012-12-29 10:34
太极拳在民警防卫与健身方面的应用
2012-12-5 14:30 上传下载附件 (133.39 KB) 2012-12-5 14:30 上传下载附件 (41.91 KB) 一、将太极拳纳入警务工作的缘由 近些年来,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经常遭到不法分子袭击。据资料统计全国每年都有数以 ...
2012-12-29 10:29
金刚捣碓的震脚有什么含义?
金刚捣碓的震脚,之所以称为震脚,而不是跺脚,也不是踩脚,更不是踏脚。震脚以刚脆闪电般的动作,以沉闷的劲释放出去。它讲究形神和内气的结合,在一动无有不动的情况下去作用,一静无有不静的形式下而收敛。现在很 ...
2012-12-29 08:53
太极浑身是手是怎样来的
太极浑身是手是怎样来的
打太极拳只有做到不单单只动手才能做到气血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 一、“以身带手” 打拳时不想手,就是想以腰带动。浑身都是手,进手先进腰,退手先退腰。 拳架练熟以后,第一步就是“腰功”。经过大约一年的时 ...
2012-12-28 11:20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