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神形双修的保健运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养生健身术中,太极拳以其独特、完整、科学的锻炼方法和理论体系,以及良好、确切、普遍的保健的作用和医疗效果,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2013-8-5 09:58
形意之辩话太极
太极拳是中国武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尚自然、崇虚灵、重中定、用阴柔等特点,正是中国文化从汉唐的阳刚向宋元的阴柔转化的一种文化反映。这一文化反映体现了国学思想的向内追求和尚柔趣味。近代大儒梁 ...
2013-8-5 09:07
习练陈式太极拳法六要领
陈氏太极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要求非常严格,习练者多不得要领,或半途而废,或习练数十年毫无建树。我通过近二十年的习练与教拳实践,认为要掌握该拳法,除要严格恪守其它一些太极拳运动要求外,应特别留意六 ...
2013-8-5 08:55
如何教授太极拳的核心要领
一、应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知道太极拳核心要领有什么 太极拳最基本的核心要领并不多,我们可以把太强就按的核心要领分为动作的基本要领和内在要领如下: 动作的基本要领:1、虚领顶劲(精神虚灵);2、含胸拔 ...
2013-8-3 15:13
太极导论
太极拳为全球第一大拳种。中国武术国粹代表拳系。中国三大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它是用身体诠释和表达中国传统哲学的学问。   武术区别于其他门类学问的本质,就是 ...
2013-7-27 16:33
太极拳拳架作用
现不少太极拳专著中,有不少好心肠的老师在教习中,将太极拳架式拆散一一图解,逐一说明其用法,如果意在引起初学者兴趣,用心本无可厚非,但恐本意决非如此。如学者将拳式和图解意思领会,用于练拳时参考可矣,但千 ...
2013-7-27 16:29
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挤”与“挤捋”(一)
立圆四正推手中当对方以捋破坏我的按时,此时我的左手腕被对方的左手所控制,我的左肘被对方的右手所控制,对方往往就这样将我的左臂往其左侧方(我的右侧前方)呈上弧形轨迹(俯视看往往对于对方而言是呈圆心在后的 ...
2013-7-23 17:47
太极拳“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
“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这是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一条基本的规矩。   记得我头一回听见这条规矩,从字面上还真不容易理解:出手的时候,肘怎么能够不出?回肘的时候,手怎么能够不回? 在北京的一家咖啡 ...
2013-7-23 17:43
陈小旺:太极拳修炼十八句金言
1、太极拳是修炼以头脑和心灵的功夫为主,非拳脚功夫。  2、无论动静,保侍中定,否则有过或不及之虞。  3、牢记七字:中定、整体、不用力;推手时加五个字:顺方向转圈(用意顺对方来劲方向转圈),共十二字可 ...
2013-7-23 17:39
太极拳慢中自有大智慧
太极拳就练习时的节奏韵律言,有快、中、慢三种。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佳妙。郑曼青先生练杨式108式短时用时7分钟,魏树人先生练杨式22式最长时用时40分钟,这可算是快与慢的典型。笔者想从慢的角度谈谈练拳的体会 ...
2013-7-15 15:37
王战军谈养生增气功
王战军谈养生增气功
王战军:太极养生增气功是练好太极拳及太极推手的主要环节之一,又是固养先天,培育后天,促使气血流注鼓荡于皮,气降涌泉,使底盘稳固,周天畅通的有效措施。
2013-7-15 15:37
浅谈太极内功的五种呼吸方法
太极内功是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修炼的能增强太极拳技击和产生鼓荡能力的一种方法,不同的练功阶段需要不同的练功方法并配合不同的呼吸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五种呼吸方法辉给你的太极拳修炼带来一想不到的收获。 1 ...
2013-7-11 16:29
练拳重在提高质量
习练太极拳在质不在量,在精不在多。练拳当然要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拳,也没有运动。所以学拳从动作开始,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动作上,更不能满足于学了多少套路,多少器械。练拳要下功夫,但功夫下 ...
2013-7-11 16:14
缠丝劲在缠丝拳中的运用
缠丝拳广积太极拳理功法,兼容少林技法精华,外显少林的阳刚,内含太极的阴柔,是以缠丝劲为本的拳术。缠丝拳是被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的第一个门派。缠丝劲作为一种功法也称缠丝功,在当今武术文献中有专著 ...
2013-7-10 14:57
漫谈太极拳理外延
初学太极拳,应当首先弄清楚太极拳与其他拳法的不同之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一开始就容易走上错误的路去。 以外家拳为例,和太极拳比较,列表于后: 除了表中这些之外,其他不同的内容还很多。总之,两者 ...
2013-7-10 10:2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