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根”的技术之研究
太极拳“根”的技术之研究
太极拳通常采用破坏对方稳定性的同时发动进攻的方法,以实现‘四两拔千斤”的技击目的。所以,在太极拳中,除极少数的腾空动作外,绝大多数的动作都是在下支撑情况下完成的。即使在移动中,重心也要平稳地过渡,脚下 ...
2013-9-29 11:46
"学拳容易改拳难"——陈正雷对初学者的建议
"学拳容易改拳难"——陈正雷对初学者的建议
南方周末:你对初学太极拳的人有什么建议? 陈正雷:首先要具备“五心、三要素、一认识”。“五心”是敬心、信心、决心、恒心、耐心。对太极拳,要有敬的心情。拳论讲,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心。
2013-9-28 09:01
李雅轩太极拳论(一)
李雅轩太极拳论(一)
(一) 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二)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 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 ...
2013-9-28 08:32
浅谈“用意不用力”
浅谈“用意不用力”
一、“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书法讲究笔力,拳法讲究劲力。不过,书法有强调“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的,而太极拳学恰好也是十分强调“用意不用力”的。 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1883——1936)曾在《太极拳术十要》 ...
2013-9-26 16:36
太极拳五探
太极拳五探
太极拳为口传身授之功夫,师承并非无足轻重,得什么传授练什么功夫。太极拳为体验实践之学问,功夫靠自己揣摩领梧、境界靠修行,故此为实在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盲修瞎练不不探究意不行。历来练太极者多以 ...
2013-9-25 15:08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旧时,武术界人士大都文化水平不高,独有太极拳习者例外。清直隶广平府儒生武禹襄(1812-1880)和长兄武澄清(1800-1884,咸丰壬子科进士),仲兄武汝清 (1803-1887)道光庚子科进士、长甥李亦畲 (1832-1892,秀才 ...
2013-9-25 15:07
太极拳双重析
太极拳双重析
  双重,是太极拳之大忌,是病.从古代先贤到近代大师,以及当代拳家,都十分重视避免太极拳训练中脚下出现的双重之病的论断.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云:“偏重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动化者,率 ...
2013-9-18 20:08
太极拳中的顺势
太极拳中的顺势
什么是“顺势”?从字面上讲,就是顺应形势。具体到打太极拳,就是要顺应拳路变化的态势,趋势。那么为什么说“顺势”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概念呢? 一、在习练太极拳套路时,必须时时势势注意“顺势”,才能做到连绵 ...
2013-9-16 10:46
论太极拳之技击
论太极拳之技击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击的拳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 ...
2013-9-13 15:47
论太极拳中的“身备五张弓”
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有一秘传”身各五张弓”,这在各个流派的太极拳中均有论述。但都没有进一步说出真实“身备五张弓”的具体练法,大都只要求在练拳、推手时,处处“五弓具备、五弓合一”等。其实,“身备五张弓”这 ...
2013-9-11 09:09
浅析太极拳的韵味及修炼
浅析太极拳的韵味及修炼
浅析太极拳的韵味及修炼 如何欣赏太极拳的演练?怎样看一个人的拳打得好不好?如何评价演练者的水平高低?以上诸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和层面来回答:一是从健身的角度看他打得是否和顺通达,动作是否舒展大 ...
2013-9-10 09:53
宁传十手拳  不传一手胯——太极拳之松胯
宁传十手拳 不传一手胯——太极拳之松胯
拳界历来就有“宁传十手拳,不传一手胯”的说法。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肯轻易传人。 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比喻,并以此说明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他深入浅出地说:“木偶戏是中国 ...
2013-9-5 09:39
【太极拳理论】陈小旺谈太极拳的放松
【太极拳理论】陈小旺谈太极拳的放松
大家知道,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是放松的要求,但是,松到什么程度呢?松肩沉肘、含胸塌腰、都是为了服务于丹田、贯通丹田,不是越松越好,松过了气就泄了。而是即不紧也不过分放松;放松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丹田为 ...
2013-9-4 16:11
解析“凌空劲”还原太极拳
解析“凌空劲”还原太极拳 ——顾新法 阎芳的“凌空劲”曾惊动“朝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其进行了抨击,可见国人对太极拳的重视与关心。 近几个月来,有不少拳友问我:“你见过李经梧,凌空劲存在吗 ...
2013-9-4 15:11
冯志强谈“心神虚静贯始终”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以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太极拳入门的途经找到了,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开启和步入太极殿堂的 ...
2013-9-4 11:27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