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涵胸塌腰在推手中的作用
涵胸塌腰在推手中的作用
涵胸塌腰在推手中的作用 所谓涵胸,是指两肩微弓,夹脊穴后撑,尾闯微前托,下颏内收,百会上顶,以胸部涵住且感觉舒服为宜。涵胸的作用主要是放松、蓄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涵胸过了则胸部易瘪,内脏易受到挤 ...
2013-8-31 15:51
论太极拳之技击
论太极拳之技击
梁凯明练功照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技击的核心就是内劲的修炼。要想练好扎实的太极拳技击基本功,对下列五个方面的问题,应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一、太极拳内劲的修炼 在实战中,任何拳术都必须以“力”作为 ...
2013-8-31 10:29
感悟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感悟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是拳经中最经典的闪光语言,用字不多,含金量极高,是太极拳先辈心血的结晶。它指明了修炼太极拳的正确道路,说出了行拳中的根本要领和方法。“用意不用力”是化僵为柔 ...
2013-8-31 09:57
习练陈式太极拳法六要领
习练陈式太极拳法六要领
陈氏太极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要求非常严格,习练者多不得要领,或半途而废,或习练数十年毫无建树。我通过近二十年的习练与教拳实践,认为要掌握该拳法,除要严格恪守其它一些太极拳运动要求外,应特别留意六 ...
2013-8-30 15:35
试论太极拳的思想文化底蕴
试论太极拳的冕想文化底蕴 何谓太极?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第十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即“太一”,指天地阴阳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阴阳二气。 何谓太极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流 ...
2013-8-30 10:48
浅谈“意念”的练法
浅谈“意念”的练法
什么是意念?意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感受.一种体悟。意念讲的不是套路的结构、动作的要领.而是一种感悟。陈式太极拳追求的是灵感、灵敏和速度.要求“用意不用力”。这是因为.意念集中了.周身放松了,才能肢体协 ...
2013-8-30 10:15
太极拳运气方法
太极拳运气方法
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气法对练好拳至关重要,太极拳运动特点之一,就是炼气、养气。俗话讲“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凡是’练太极拳,无论是练套路,还是练推手,其呼吸始终要求感觉要自然通顺。一套拳打下来应 ...
2013-8-29 16:02
陈氏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陈立清原著,陈永福整理)
陈氏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陈立清原著,陈永福整理)
陈氏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陈立清原著,陈永福整理)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拳种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在对太极拳的探讨研究,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理论之中。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也需要用科 ...
2013-8-28 16:10
内家拳述真
内家拳述真 ◆文/陈登科、马文墨.陈维刚 说起内家拳,自产生以来,经千年变化,百年凤移,武术历经改革与创新,直至明末清初,于“心意六合拳”的问世,在武术史中,才首开了内家拳学新格局。
2013-8-28 11:03
破解太极拳密码
破解太极拳密码
太极拳为全球第一大拳种。中国武术国粹代表拳系。中国三大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它是用身体诠释和表达中国传统哲学的学问。   武术区别于其他门类学问的本质,就是 ...
2013-8-26 18:38
练好太极拳万能公式
笔者通过多年练习太极拳,有一些感悟。怎样才能打好太极拳,并悟出其真的内涵呢?我想给初练太极拳的朋友介绍一个万能公式一一“信,解。行、证”。这是个非常巧妙的方法。信.解、行、证本是佛法的修学次第,同样适 ...
2013-8-16 08:36
推手三十六病/陈鑫
(1)抽(抽,是进不得势,知已将败,欲抽回身)(2)拔(拔,是拔去,拔回逃走)(3)遮(遮,是以手遮人)(4)架(架,是以胳膊架起人之手)(5)盍打(盍打,如以物盍物而打之)(6)猛撞(猛撞者,突然撞去,冒 ...
2013-8-13 20:20
浅谈太极拳之技击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攻防技巧,各有所长,拳打脚踢,谓之一般。然而陈氏太极拳却独树一帜。太极拳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太极思维应用到拳艺上,虽然玄妙,但仍符合物理力学的原则。其拳理是:应用自身的体重,以我 ...
2013-8-10 10:04
似松非松话太极
太极拳之劲是紧还是松,大多数人会认为是松 的,甚至认为应大松大软。这种认识导致习者在打拳 中浑身无劲、松软无力、身体乱晃、手肢乱动,太极拳, 打得毫无章法。太极拳真是松软无力吗?不妨看看 《太极拳打手歌》所 ...
2013-8-7 10:18
习练陈式太极拳之我见
一、要深刻理解陈式太极拳的内涵 陈式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攻防格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陈式太极拳的文化底蕴深厚,理论基 ...
2013-8-7 10:03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