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理论】套路、散手、绝招
习武多年,就在套路、散手、和绝招中反复,连接着三者的就是功法,内外功都用于练习力量。 何谓功夫,就是不断重复次数。量变引起质变。一拳一腿,练个千万次,就有了功夫。 练习套路,就是练习意念和肢体合一,意念 ...
2014-7-23 09:09
【太极拳理论】也谈太极拳练习的自然环境
【太极拳理论】也谈太极拳练习的自然环境
太极拳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它虽不能成为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但若能恒心坚持、循序渐进地勤加练习,则能有效缓解或解除身体心理上的慢性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太极拳拳理拳论较 ...
2014-7-23 08:53
【太极拳理论】用现代力学的科学原理,破解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
其实,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完全可以用现代力学的科学原理,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破解太极拳中许许多多的、之乎者也、模棱两可、是是非是的译意。 例如:太极拳中的“四两拨千斤”,难道真的用四两之力,就 ...
2014-7-19 09:30
【太极拳理论】卧虎扑食势理法阐微
虎,俗称老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性凶猛,力大,有“百兽之王”之称。那么,卧虎扑食势与虎究竟有什么联系?其文化内涵又有那些?本文拟就卧虎扑食势的功法文化内涵、原理和要领,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
2014-7-19 09:13
【太极拳理论】谈三调合一的层次性
三调合一是健身气功的核心技术,更是练习者长期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怎样理解三调合一?它的生理基础、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在实际教学练习中,怎样划分阶段才能到达三调合一的境界?如果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 ...
2014-7-17 10:21
【太极拳理论】练拳三十诀
一、练拳之时,须先运动全体,伸缩四肢,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庶可以免内体猛受压迫,致生血液暴激之病。二、练拳之时,须先心沉志稳,吐浊纳清,气行周身,布于四肢,听其自然,不加压迫,以免伤肺。三、练拳之时, ...
2014-7-17 10:18
【太极拳理论】明理修太极,懂劲悟大道
【太极拳理论】明理修太极,懂劲悟大道
作者拳照 中国武术本无内外家之分,学习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及诸家拳法,其理一以贯之。人皆谓“中华武术为一家”之由者,皆因各家拳术,虽然姿势动作和练功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其练拳之宗旨和训练目的是 ...
2014-7-17 10:10
【太极拳理论】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按窍运身”
【太极拳理论】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按窍运身”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 ...
2014-7-16 09:35
【太极拳理论】言传身教是练好武氏太极的根本
【太极拳理论】言传身教是练好武氏太极的根本
行功歌告知,习练太极拳者想要系统习练太极拳,必须入门拜师。得到师父的口授,言传身教,方可有所成就。所谓言传身教就是师父先讲拳理,用身体做屯每个动作,讲一个动作做一个动作,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 ...
2014-7-15 09:08
【太极拳理论】三尖触接失重定步推手法
【太极拳理论】三尖触接失重定步推手法
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这是一种双方配合严格意义上的不丢不顶沽连粘随推手法,大多情况是老师与学生配合推习,或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配合推习,学生或低水平方一般每次只能坚持推半到一分钟,并常伴有头昏眼花 ...
2014-7-14 09:39
【太极拳理论】洪均生谈“正反旋两个单手圈”
问: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我们初学者,除照规矩练套路外,您经常让学生练习左右正、反单手圈,把这当基本功去要求,请您详细讲讲它的作用。 答:陈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以其阴阳对立理论 ...
2014-7-12 09:22
【太极拳理论】陈氏太极拳弹抖发劲与足球射门技术
2014世界杯,全世界球迷的盛宴拉开帷幕。选送陈氏太极拳和足球相关的理论文章奉上,以飨广大球迷兼拳友。   一、问题的提出      陈氏太极拳以其弹抖发劲、粘连缠绕、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节奏鲜明等特点立 ...
2014-7-11 16:30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柔功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柔功
柔功是太极拳运动或搏击所必需的柔切功夫或能力,它是太极拳赖以发挥健身或搏击功能的重要基础。一个太极拳习练者的柔功如何,直接涉及到其健身及搏击水平的高低,提高对柔功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柔功训练具有重要的现 ...
2014-7-11 09:41
【太极拳理论】初学“扬式段位对打”易出现的问题与纠正
【太极拳理论】初学“扬式段位对打”易出现的问题与纠正
一段 问题1、初学者单推手时肩膀易左右摇晃或前俯后仰。 纠正:做棚捋按挤弓步前推时腰向后撑,忌肩膀送给对方。弓步后坐,两腿像车轮平移`胯以上部位如车身,车轮停,车身亦不动。腰胯以上部位全部放松。后坐右捋 ...
2014-7-10 09:25
【太极拳理论】浅谈杨式太极拳技击快架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 ...
2014-7-9 16:57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