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和水
太极拳,“不动为无极,己动为太极”,特别是道教哲学思想的一种反映。 太极拳, 作为我国古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道教哲学思想的一种反映。人们常认为太极拳是文人习武而产生的拳 ...
2014-12-27 10:01
【太极拳理论】太极心法妙解
一直知道太极拳友内功心法这一说,而且非常保密,传内不传外,所以,也一直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内功心法,王明波老师有简要介绍一些,其实就是一些练功的口诀,一些可以持续增加内功的方法和重点而已,当然,真 ...
2014-12-27 09:34
【太极拳理论】杨氏太极拳的七个阶段
第一、打基础。 练拳一般都从盘架子开给,要领是尽可能地做到松、稳、慢、匀,以达到“运劲如抽丝”为目标。 第二、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要求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一致运行。每一个姿势都要“以意导气 ...
2014-12-26 09:33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招熟、懂劲、神明”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招熟、懂劲、神明”
  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习练太极拳技击的不二法门。也有人称其为“招功、劲功、气功”三个阶段。  招熟。即对太极拳每式的用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对于以健身为目的者,要对用法有所 ...
2014-12-24 14:57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经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经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不得势 ...
2014-12-23 14:37
【太极拳理论】陈氏太极拳五层功夫论
【太极拳理论】陈氏太极拳五层功夫论
陈氏太极拳五层功夫论 第一层功夫是从学习拳架的第一个式子开始,一招一式,按照逐势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脚运行的趋向等外形姿势与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时感觉到有内气的活动为止,该阶段主要是学习拳架。 在 ...
2014-12-23 14:29
【太极拳理论】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四)
第十一篇 界限说 附:争走要决界限说 原文:何谓界限:凡分茅胙土设官分职,以及动静语默,莫不各有界限,一逾分一失言即过界,过界即与人有干涉矣。凡事如此况拳乎! 白话译文:什么是界限?可以这样说:凡是 ...
2014-12-22 09:55
【太极拳理论】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三)
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辩 原文:中气与浩然之气稍异,与血气大不相同。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即中庸所谓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 白话译文:中气与孟子说的浩然之气稍有不同,与血气大不相同 ...
2014-12-22 09:44
【太极拳理论】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二)
第六篇 太极拳名义说 原文: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 白话译文:拳术以太极命名的原因,应该是古 ...
2014-12-22 09:37
【太极拳理论】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一)
前 言 陈鑫(1849-1929)字品三,清季廪贡生,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六世。其祖上得九世王庭公(1600-1680)拳法真传,累世不辍,尤以曾祖公兆、伯曾祖耀兆、祖有恒、叔祖有本、父仲甡、叔季甡、兄垚成就最大 ...
2014-12-22 09:17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源于生活,回归自然
太极拳来源于生活,我们练习健身养生、修心养性、防身功夫的太极拳就是要回归于自然,前辈们告诉我们:“万法归一,道法自然。”,宜与自然规律相合,这样练法功效才好。吴国富先生在《太极拳之“道法自然”》一文里 ...
2014-12-20 09:16
【太极拳理论】浅谈在站桩中对“玉树挂宝衣”的体认
随于冠英老师学练站桩功时,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玉树挂宝衣”。这句话我很早就知道,并自以为是地认为早已正确理解了。可是,随着于老师言传身授反复教导,我才真正认识到,从哲学层面理解并让身体认识(芗老曰 ...
2014-12-19 10:15
【太极拳理论】太极推手体悟
【太极拳理论】太极推手体悟
本人习练传统太极拳推手多年,时常留心体会传统太极拳论中对推手的要求,还将一些太极明师的推手经验在实践中加以印证,逐渐有了一点认识。现表述如下,以求教于同道。1.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和人推手时,对方施力 ...
2014-12-18 09:51
【太极拳理论】武式太极拳的“气贴脊背”身法训练
【太极拳理论】武式太极拳的“气贴脊背”身法训练
编者按:“气贴脊背”,据说是佛道两界追求的至高境界,秘而不宣,致使该绝技不甚流传。自从武禹襄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才将这个顶级的功夫流传出来,造福武林。 “气贴脊背”训练,各派练法各异,然武派练法更加切 ...
2014-12-18 09:44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揽雀尾练习谈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揽雀尾练习谈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曰:“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又曰:“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揽雀尾之棚 ...
2014-12-18 09:2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