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按窍运身”理论的具体实施

2013-12-12 16:58|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15654| 评论: 0

摘要: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 ...


    “三融四坠腹内松”的理想穴位是:
    松解溪。脚融地。根扎八荒:想涌泉,水上行,如气蒸腾。
    松大椎。头融天,参天生长;想百会,气下沉。如水洇沙。
    松膻中。胸融空,如沐春风;天地分,无形象,全身透空。
    松肩井。身四坠,天地交融:尊天地。孝高堂。泉清水净。
    松命门。腹(神阙穴)自收,周身荡漾:静如此,动亦然。太极佳境。
    “公转自转气腾然”的理想穴位:   
    腰(命门穴)为轴。闾(长强穴)追肘(少海穴),公转自转:动转时。神(神庭穴)内敛,气要腾然。
    “内导外随神领形”的理想穴位:    阴(阴面的穴位经络)内导,阳(阳面的穴位、经络)外随,动与神合;上想下。下想上。前后皆然。
    “按窍运身水洇沙”的理想穴位:
    想要穴,聚内气,缓慢濡润:极柔软,极松静,如猫捕鼠。
    “单腿负重川字步”的理想穴位:
    想命门(穴)。找环跳(穴)。中正安舒;欲进退。想肩井(穴),沉肘(少海穴)动步。
    ”以腰使手走螺旋”  的理想穴位:
    手脚动。以腰控。先开后合(肩井穴与环跳穴之开合):内抽丝,外螺旋。虚实分清。
    上述穴位的部位、归属与作用:
    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正中之陷中,属于足阳明胃经。功能:引上焦之郁热下行,可通经活络。主治:头疼、眉棱骨痛、面肿、目赤、眩晕、心烦、腹胀、便秘、抽筋、踝关节肿痛、下肢瘫痪等。
    涌泉穴。位于足心,屈趾凹陷处。属于足少阴肾经。功能:通经活络,滋阴降火。补肾壮阳,开窍宁神。主治:黄疸、头顶痛、失眠、眩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癫痫癔病等。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属于督脉。功能:疏风清热,解表通阳,清脑宁神。主治:感冒发烧、咳嗽气喘、肩背疼痛、颈项强痛、疟疾等。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属于督脉。功能:解热开窍。升阳固脱。平肝熄风,镇静宁神。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耳鸣、鼻塞、晕厥、中风、昏迷、癫狂高血压、子宫脱垂、脱肛、阴挺、神经衰弱、健忘、血崩等。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正点。属于任脉。功能: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主治:胸闷气憋、胸痛气短、岔气、气机不调、咳嗽气喘、痰多带血、肝气冲逆、心烦心悸、呕吐、泄泻、乳痛等。
    肩井穴,位于两小臂贴胸交叉,两手中指肚所指之软凹处。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散凤止痛,疏风开胸,降逆平冲。主治:颈项强急、肩背疼痛、手臂不举,偏头痛、感冒、耳鸣、耳聋、呕吐、眩晕、乳腺炎、咽喉炎、颈淋巴结核、中风偏瘫、诸虚百损等。
    命门穴,位于右肾左上角。第2第3腰椎之间。前与肚脐相对,侧与两肾相平。属于督脉。功能:兴阳益气。宁心安神,补肾固本,通利腰脊。主治: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眼花、后脑痛、腰腿痛、脊强反折、五劳七伤、赤白带下、惊恐、脱肛、遗尿、尿频、遗精、阳痿、早泄、泄泻、下肢麻癖等。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属于任脉。功能:安神益气,滋阴壮阳,调理脾胃。主治:肠鸣腹痛。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形疲体乏、绕脐疼痛、水肿鼓胀、脱肛、泄痢、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等。
    长强穴。位于尾骶骨端与肛门之间。属于督脉。功能:通督任,壮阳气。通经活血,调理脏腑。主治:痔疮、痢疾、脱肛、泄泻、便秘、便血、阳痿、早泄、阴囊湿疹、淋浊、闭经等
    少海穴,位于肘内侧横纹头陷中。属于手少阴心经。功能:通经活络。主治:心痛、两臂麻木、肘关节痛、手颤肘挛、腋胁痛、颈痛等。
    神庭穴,位于入发际正中五分。属于督脉。功能:回阳救逆。主治:前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失眠、癫痫、惊悸、鼻炎等。
    环跳穴。位于大转子骨的外上方。侧卧上腿屈膝足跟所能触及的凹陷处。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驱风散寒,健利腰腿。主治:遗尿、糖尿病、尿潴留、膀胱炎、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胯痛、下肢麻癖、半身不遂等。
    前面还提及了如下两个穴位即十宣穴、阳陵泉穴。顺做注释:
    十宣穴,位于十指尖端距爪甲约一分处。属于经外奇穴。功能:活血通经。回阳缓急。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吐泻、或欲吐不出、欲泻不下、喉庳呼吸困难、高烧不退、高血压、癫狂、短气不语、邪病大唤等。
    阳陵泉穴。位于膝外关节下一寸。腓骨小头之微前下方陷中。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舒肝利胆。清泄湿热。内和脏腑。外润经筋。主治:下肢痿癖、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腰膝疼痛、麻木、胁肋痛、心下急痛、口苦、黄疸、水肿腹坚、小便不利、脚气、小儿惊风、破伤风等。
123
13

点赞
7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