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按窍运身”理论的具体实施

2013-12-12 16:58|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15653| 评论: 0

摘要: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 ...

二、公转自转气腾然
    公转自转是太阳与地球公转同时自转的运动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也是吴式太极拳动态的表现特点。只要动就要用意使周身所有关节都以腰椎(命门穴)为圆心进行公转同时自转。以头为领导的上体运动是公转。以尾骶骨为领导的下体运动是自转。公转与自转是相赢反方向运动,是身如拧绳、首尾相合、如猫寻尾的运动,是效法自然运动规律的运动。从整个身体看像是一个打足了气的皮球。从每个局部看又像是一部具有九曲轴、万向轮的机器。无微不利。公转自转时要保持三融四坠的状态和腹内松静的妙感。意要向内、向下,神要向外、向上。
    公转自转气腾然,是一种动态的表现。

三、内导外随神领形
    这就是太极拳先辈在拳论中所强调的“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太极拳是哲理性拳术,是实用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用意不用力的拳术。每个式子都要先想后做。先看后行。要用心意引导内气。以内气带动肢体。以眼神(包括内视与外视)领导着肢体的运动方向。“内导外随”是以阴面的穴位、经络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带动着阳面的穴位、经络乃至整个肢体缓慢运动。其运动意念(路线)在体内时,以内视神的领导为主。其运动意念(路线)超越体外:向前后左右运行时,则以外视神的领导为主。
    内导外随神领形,是吴式太极拳的整体运动特点。

四、按窍运身水洇沙
    “按窍运身”理论是王培生老师的创造,“如水洇沙”的练法是我多年修炼吴式太极拳和研究拳理拳法过程中的一种顿悟。《十三势行功心解》强调“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打手要诀》日:”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按窍运身,就是在体用时选择一个主要穴位。带动内气在肢体内缓慢运动:如水洇沙,就是要想像内气在肢体内的运动是以如水洇沙(由上向下)或如气蒸腾(从下向上)的形式边洇边走。细腻入微,可以达到”想穴除疾,细腻化瘀”的保健功效。
    按窍运身水洇沙,是内气在意念支配下的运行特点。

五、单腿负重川字步
    就是在每个拳式的体用上。都要把重心垂直在一条腿上,虚实要分得十分清楚i前进后退的运动路线都呈川字步型。定势时两足像是踏在两条轨道上,充分体现出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要求。
    单腿负重川字步是吴式太极拳独具的步法特点。

六、以腰使手走螺旋
    就是在整个行拳过程中无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举手、投足都以腰为主宰,以腰为驱动。手足都不要主动伸屈,更不能盲目伸屈。不能出现分力和勉强之力,是浑然一气的整劲,并且运动的路线成螺旋形。
    以腰使手走螺旋。是吴式太极拳运动程序和路线的表现。

   上述六个不变的原则归结起来为如下歌诀
     三融四坠腹内松公转自转气腾然
     内导外随神领形按窍运身水洇沙
     单腿负重川字步  以腰使手走螺旋
   

13

点赞
7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