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按窍运身”理论的具体实施

2013-12-12 16:58|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15652| 评论: 0

摘要: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 ...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悟到的“按窍运身“,要比“以气运身”更具体,更好掌握。实践证明。用这一理论指导健身和技击。作用更为显著。王培生先生提出的这一新理论。是对前人太极拳理论的一个补充、完善和发展,是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按窍运身",就是在拳术的体用中,先将意念注于一个穴位,让内气自然向此聚合,随之自会循经络运行,内动外随,细心体察,向上则如气蒸腾,向下则如水洇沙,极为细腻有趣。纯熟之后,在健身上可以有效的通经化瘀,起到针灸、按摩的作用:在技击上因为我之内气。在体内细腻不停的流动,使对方之劲力无法落到实处,让对方感到如攀沙山,如陷泥潭,蹬不上劲,抬不起腿,迈不开步。功夫上身之后,越练越精,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神明境界。
    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实施“按窍运身”的练法,目前还没有见到系统、具体的文字阐释。
    关于“按窍运身”的理论,在太极拳体用实践中怎样具体运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人周身有360多个穴位。以王培生先生创编的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而言。有178个动作,很多动作还要分解出很多小动作,这么多动作练起来怎样想7是一个动作想一个穴位。还是按照运动路线把分布在肢体上的所有穴位都要一个个想到7还是重点选择几个主要穴位7所选定的某个穴位应用于某一动作,对健身和防身有什么效果7要表述清楚,需要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体悟和大量的功效实例做佐证。还要用大量的文字、图片来说明。这是一个大的关于人体文化和人体科学的研究课题。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具体落实“按窍运身”的练法?我认为应该从先粗后细,先重点后一般。先原则后具体的方法入手,慢慢地学习、实践、体悟、运用“按窍运身”的练法。比如先不涉及每个动作,先从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上的一些不变的原则入手,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所谓不变的原则。就是吴式太极拳在演练和使用时。从预备式到收式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动式还是静式,从始至终都要保持的姿态和运动程序。   
    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中有哪些不变的原则呢?我初步归纳:

一、三融四坠腹内松
    三融。即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
    四坠,即肩(肩井穴)往腰(命门穴)上坠,腰(命门穴)往胯(环跳穴)上坠,胯(环跳穴)往膝(阳陵泉穴)上坠,膝(阳陵泉穴)往脚(解穴溪)上坠。
    腹内松,就是气沉丹田。具体地说,脚融地,是想脚下生根。深扎八荒,意念越深越远越好。脚融地,把意念放在解溪穴,要细心体会根扎八荒之意境,想像树根融扎地到极远处时。再把意念转移到涌泉穴。意想回吸大地之精华,通过“树身”蒸发到“枝叶”。
    头融天。是提起精神,想像头颅把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四肢关节都一节一节拉直、断开。拳论日:“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头融天。把意念放在大椎穴,要细心体会“大树参天生长”的气势。意念越高越大越好。枝繁叶茂根系会更加发达。想大树参天生长之势融插到极限时,再把意念转移到百会穴,意想回吸宇    四乃肥理冲年秋盼宙之精华通过“树身”洇润到”树根”。
    胸融空,是把意念放在膻中穴,做静、绵、深、长的深吸气,极力扩大胸容。通过深吸气意使脊髓和脊髓腔壁分开,肌肉和骨骼分开,皮肤和肌肉分开,全身毛发都要竖起来。想像整个身体像一个从内向外一层层都充足了气的皮球。在深吸气胸容不断扩大时,要细心体会”如沐春风”的感觉。待胸容扩大到极限时。稍停再做悠、缓、细、匀与吸气等速的呼气,开始进入四坠。拳论日:“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四坠。是把意念先放在肩井(穴)。然后想像三融之气化为润物无声的春水,通过肩井穴,依次向全身的骨髓、肌肉洇润。上肢到十宣穴(十指端),躯干到命门(穴)、下肢到环跳(穴)、阳陵泉(穴)、解溪(穴),慢慢把全身骨骼内外都融化为流水。要细心体会“枝繁叶茂花果飘香”的美景盛况。
    三融,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无形无相,全身透空”。想三融可以有效地调整脊椎力学失衡,防治多种疾病松,达到除张化瘀,健脑益智的效果。
    想三融,是亲天,是神向上、向外。是天地分开。
    想四坠,是敬地,是形向下、向外,是天地交融。
    三融、四坠,是三才合一。如天罩地,如地包天,覆阴而抱阳。人与万物同在天地间孕育、变化。天是父亲。地是母亲。天地就是我。我既是天地,浩瀚杳杏。杂念皆无。只有一气尚存。
三融四坠也是一种搠劲。
    腹内松,就是在想三融四坠之后,再把意念转移到命门穴,腹自回收。意念全部收回丹田,想像自己是一把打开的雨伞。又收了回来。整体感觉像是站立在停泊于水中的船上,有点轻微摇晃。即进入太极佳境。三融是神,四坠是意,腹内松是气。全身内外随神、意、气之开合是力。“三融四坠腹内松”就是一个大的周天循环。是神、意、气、力的化合。
    三融四坠腹内松,是一种静态表现。主要用于太极拳的预备式,也是效果极佳的内功修炼方法。行拳过程在所有动作的运行和定势也都要尽量保持“三融四坠腹内松”的良好状态。

123下一页
13

点赞
7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