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而言东方文化,在全局与局部的统一中,更侧重于全局。 国外有个心理学家,曾让一组东方青年与一组西方青年,一齐欣赏同一幅风景画。发现东方人,首先关注整个画面的总体布局,即重整体。而西方人,首先关注画面中最引人的那个部分,即重局部。 同样,东方人写信封,先写城市,再写区、街道、楼号、室号、姓、名,是由全局到局部。西方人写信封,正好倒过来,是由局部到全局。先写名、姓,再写室号、楼号、街道、区、城市。西方惟有匈牙利人例外,写信封也是由全局到局部。因他们是从亚洲迁徙到欧洲的,仍保持部分东方文化特点。 在推动改革时,我们就着重统筹全局,兼顾局部;他们则抓住局部,以推动全局。 首先,我们采用中医理论,把社会同人一样,当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可以头痛医脚,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时总强调从大局、从全局出发,提倡全国一盘棋。主张局部服从整体,既保护个人权利与自由,更重视社会公权的强化,国家权力的集中。这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地区,既要调动地方积极性,又要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强调观察问题,要注意全面性,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对于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主张从宏观战略高度考虑,依据“系统工程”理论,采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不采取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单打一做法。 西方做法往往相反,他们常先局部后整体,先微观后宏观。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力与自由,不惜削弱和限制公共权力。表面上民主了,实质上不利于民力、民智的集中,促使社会力量分散,综合国力弱化。他们考虑问题,重分析轻综合,往往重视战术措施。如西医,就把人体分成各种系统、器官、组织,直到细胞、分子,愈分愈细。将病定位于细部,再对症下药,虽马上见效,但常治标不治本。他们的改革,也是从局部向全局扩展。结果往往出现“诸侯化”,地区分裂,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权力弱化,妨碍全局的统一。 其次,东方文化,侧重整体与全局,就必定在宏观上保持混沌、模糊,不求清晰。主张界限模糊,亦此亦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剂中药,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多种复杂成分,融成一体,不必弄清楚,哪是主要有效成分。社会改革更是一个复杂体系,也应采用非线性的复杂性科学方法。有时该“和稀泥”就得和,该睁一眼闭一眼,也得如此,因不可能太清晰了。 西方文化,侧重部分,必重清晰,主张非此即彼,界线分明。不“和稀泥”,什么事都要弄个水落石出,是非分明。常以线性模式来认识问题,故易天真、简单化,手段也就过于机械、笨拙。 第三,东方文化,统筹全局,就必崇尚包容、含蓄,尊重多样性,主张“和而不同”。如太极拳一套动作中,包含掤、捋、挤、按,连绵不断,衔接和顺, 朦胧飘渺,含蓄浑厚。改革中从全局出发,就重于协商,擅于妥协,以协调各方利益,包括少数派的利益。 西方出于局部,就崇尚排异、清纯,主张斗争。如拳击,动作鲜明、干脆、简单。改革中不擅妥协,轻协商,重投票、公决,常以多数压少数。结果顾此失彼,造成社会分裂,长期内斗不和。达不成共识,形不成合力,就延误改革进程。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