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大道归一论丹田
人体的部位,分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这好象是道家的东西,其实,佛家也有,此为大道归一。 我们练武的都知道丹田很重要,这里一般都在肚子上做学问,好像肚子好了,丹田就有了。至于上中丹田那是玄学神学之类, ...
2009-12-2 08:17
五趾抓地的谜团
人体的部位,分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这好象是道家的东西,其实,佛家也有,此为大道归一。 我们练武的都知道丹田很重要,这里一般都在肚子上做学问,好像肚子好了,丹田就有了。至于上中丹田那是玄学神学之类, ...
2009-12-2 08:16
太极拳首重以腰为轴
太极拳运动首重以腰为轴,就要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要以腰为轴和太极拳运动如何以腰为同,以及以腰为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这三个问题明白了,就会在太极拳运动中,自觉地用腰轴去带动肢体运动,使太极拳运动与 ...
2009-12-2 08:13
论太极拳的虚实
陈鑫说:“开合虚实,即是拳经”(《太极拳全书》)283页)。杨澄甫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太极拳全书》第302页)。太极拳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虚实问题,不仅是因为在太极拳运动中,周身各个环节,普遍存在 ...
2009-12-2 08:11
内外三合之论 
在拳论中﹐此「六合」﹐皆有详尽的记述﹐大概练拳者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知﹐惜与拳架并不相吻合。盖相合的拳架﹐在一动时即可看出﹐因架是受气而成﹐不是架去领气而出。凡是六合的拳架﹐在未动之先﹐即已六 ...
2009-12-1 08:29
发劲有这么难吗?
随便翻开一本太极拳书,尤其是介绍太极拳大师的书,书中无不大力推崇该大师发劲时,轻轻一推,"发人丈外、对方一个跟斗翻出丈外倒地、人已掀翻丈外、人已摔出丈外........。"然后整本书从头到尾,就围绕着这个 ...
2009-12-1 08:27
论太极拳的道家思想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 ...
2009-12-1 08:24
形意拳秘法讲义—站桩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练习形意拳的道理写出来,供诸位同好作为研究内家拳的基础。但是,始终鼓不起勇气执笔。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就算练了几十年拳术,所能体会、领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揭 ...
2009-12-1 08:21
传统武学不传之密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练习形意拳的道理写出来,供诸位同好作为研究内家拳的基础。但是,始终鼓不起勇气执笔。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就算练了几十年拳术,所能体会、领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揭 ...
2009-12-1 08:20
《剑经》(下)
右李良钦之传学,到此一贯乎万矣。  右刘邦协之传,中间有拍位,不用拔剃洗落,只撒手杀,则又紧矣,但无困死 人棍之法,大抵前用拔剃为是,小门亦然。  右在偏头关时,得之教师林者,其诗曰,壮士执金鎗,只用九 ...
2009-11-30 08:30
俞大猷《剑经》
一总诀歌  中直八刚十二柔    上剃下滚分左右  打杀高低左右接    手动足进参互就  总诀歌  刚在他力前      柔乘他力后  彼忙我静待      知拍任君斗 一总诀歌  阴阳要转        ...
2009-11-30 08:25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太极真功到底是一种什么功夫,有志于此者不可不详察焉。笔者有幸先后跟随数位大师习练各式内功拳,虽自知驾钝,功浅识微,但有幸亲眼得见并领略过先辈大师炉火纯青的太极真功,对此梦寐以求,并常常揣摩其中奥妙,有时似乎 ...
2009-11-30 08:23
论太极拳与“太极操”
李立奇(钱塘武学研究组科研处 处长) 摘要:文章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太极拳与“太极操”不同的特点,关系,及共同点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解剖,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后指出练好太极拳功夫,详细地归纳了“三种功夫”, ...
2009-11-30 08:20
“内舒适”的境界
一、从“内三合”说起 武术名谚: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话听起来简单明了,做起来恐怕就不一定到位。 太极拳的理论丰富,自给自足,自成系统,似乎无人提 ...
2009-11-30 08:18
入门敲门砖--搬拦棰
1.验证太极拳有些东西是不轻易传人的,比如太极拳技击的必备条件之一-----------松沉的有威胁性的重拳的练法及验证感觉。因为练法各有不同,所以我只谈感觉的验证。大多数拳术的发力是靠肌肉运动而发,表现为肌肉强 ...
2009-11-29 08:20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