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浑身太极
阅读陈鑫文章,确实要下一番功夫。就说此篇文章。很多人对该文的标题就不好理解。有的人以为排印时丢了一个“手”字,为“太极拳推手原解”。其实错矣!原文就是如此。“太极拳”不用解释,“推原解”怎么讲?是“太 ...
2009-11-21 08:33
如何修炼骨响齐鸣功夫(二)
拳中“肩”为一身之前锋,具有八面肩头之作用,以成拳“八面之威风,肩负一身之重任”,故摇肩不可忽视之。  肘:内划圈挥手转肘;外划圈挥手转肘。方简单,是用手根基。  腕:内转圈腕;外转圈腕;抖手腕。使用 ...
2009-11-21 08:31
如何修炼骨响齐鸣功夫(一)
弟子问:师傅论拳时,常常述说“形体功夫”要达到“柔若无骨”,而有时又说“柔弱无骨”。此两者有何分?“柔弱无骨”和“骨响齐鸣”是什么关系?应如何修炼?  师答:形体功夫“柔若无骨”是为了自身更好地适应拳 ...
2009-11-21 08:30
气球引导法
太极拳阴阳球也,阴阳之变化。浅入是阴阳球,深入是阴阳之理,如同我们学习哲学,辩证看问题。以便练习者更准备更有效的掌握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就是提醒我们大家,凡事要明知其理, ...
2009-11-20 09:37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8
4、三步调息点睛修心 丹田俗称小腹,即道家所谓安炉立鼎之处,在人一身之中,即力学上所谓重心者是也。欲使元气充足.变成金刚之体,每日或每夜,择空气清新之处,静立或静坐,皆可练习。 注意适当之姿势(即合法规之 ...
2009-11-20 08:31
体会自身的感觉
大凡习练内家拳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练好内家拳关键在“悟”,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一当然也要“悟”的。但这个“悟”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呢?可能不是每一个朋友都能说得准,老怪今天就在这里闲扯几句: “悟”字在这里并 ...
2009-11-20 08:28
如何理解避风如避剑
“避风如避剑”这一说法是古人在长期的练功养生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时至今日,对于我们练功者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风本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有其季节性和一定的风向,气象学称之为季风气候。正 ...
2009-11-20 08:26
气与气功
(—) 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界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气”的物质,这种“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充塞于宇宙之中,“为小 ...
2009-11-20 08:26
浅谈练功出偏及其预防
练功出偏是气功界普遍存在却又很棘手的问题,大多发生在青少年或有神经质的练功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1)气滞血淤型: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以头部为多见)沉重、涨痛、麻木等不适感觉;(2)心神失 ...
2009-11-20 08:25
太极妙概述
太极妙妙,妙不可言。 晋·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太极妙是指人身体完全松下来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每个人都不一样。是用口说不出来,用笔写不出来的 ...
2009-11-19 08:27
虚静修真功马礼堂
2009-11-19 08:26
太极拳训练之步骤
2009-11-19 08:24
站桩与太极推手
2009-11-19 08:21
推手中几个关键问题
2009-11-19 08:20
练功之后有六忌
2009-11-18 08:39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