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内家武学的法门
常志朗(一)炼形外壮 这里所说的炼形外壮并非外家拳的靠死力气蛮练的功夫,不会像外家拳那样排打横练。那些功夫唬女孩子还是管用的,用来打架一点用也没有。内家武学大体的层次是易筋训练,缩筋训练,抟气训练,易骨训 ...
2010-3-3 08:39
太极拳之「虚」
最近老师反复跟我讲:「太极拳主要练的就是虚。」乍听此言,如坠云里雾里。渐渐地也略有所悟了。这一个「虚」字,果然是习拳之真谛。我问老师:「不是还有一个空吗?虚跟空有什么区别?」师说:「虚多了就是空。」这 ...
2010-3-3 08:38
内家拳见闻(七、八、九)
车毅斋内家拳见闻(七) 形意拳之意 老师说,要好好理解形意拳在意不在力的含义。形意拳是靠站桩练出来的功夫,打人时却是靠意识伤人,而不是靠力量。形就是五行拳的外形,十二形的外形,可是意是什么呢?很多人就 ...
2010-3-3 08:37
内家拳见闻(五、六)
内家拳见闻(五) 我以前曾经在视频上看过,一个练八卦的人和一个练搏击的对擂。练八卦的一上去,就抱了个单换掌的型。开始,还能招架一下,到后来竟被人打得狼狈不堪,可他还是抱着单换掌的型不放。我当时就很纳闷 ...
2010-3-3 08:36
武学心悟:随笔、一灵
李子鸣武学心悟(四)随笔 尹八卦 写了一些练功随笔,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展开论述,只言片语,全部个人切身体会,其一聊以备忘自娱,其二希有助于后学,其三希前辈高人指正。虽不能一一回复,然各位朋友所言皆记心中 ...
2010-3-3 08:33
量变到质变
李子鸣武学心悟(四)随笔 尹八卦 写了一些练功随笔,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展开论述,只言片语,全部个人切身体会,其一聊以备忘自娱,其二希有助于后学,其三希前辈高人指正。虽不能一一回复,然各位朋友所言皆记心中 ...
2010-3-2 08:39
检验姿势与推手
太极拳中有句名言叫做"牵动四两拨千斤".这只是太极拳的一个方面,是太极拳的技巧.太极拳的另一个方面是力量,综合应用人体的力量.拳经曰:"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讲就是脚为支点 ...
2010-3-2 08:38
呼吸
呼吸是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人发现呼吸是一种运动,可以用来锻炼身体,由此开创了一个独特的体育运动形式,从而发明了太极拳气功. 如何利用呼吸来锻炼身体呢?我们先从一个具体的事例说起.医生在抢救触电或溺水者 ...
2010-3-2 08:37
米字格
我们在初练毛笔字时,常用米字格来规范我们的字体.在练太极拳时也可以用一些线条,图形来规范我们的姿势. 第一条是垂直线,除了极少数弯腰动作如海底针之外,整套太极拳从头顶到会阴始终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条垂直线是身体 ...
2010-3-2 08:35
肌肉和骨架是人体的一对矛盾.肌肉的收缩和骨架的支撑构成了一个完美的人体.尽管平时我们似乎没有察觉到,但是实际上我们是被肌肉紧紧地收缩在骨架上.一旦有人发生骨折,肌肉的巨大收缩力就显露出来了.如果不用钢针,不 ...
2010-3-2 08:35
内家功夫练的是什么
内家拳的核心功夫到底练的是什么,很长时期都在困扰着我。也试着总结出个大概,但最终都被不能自圆其说所终止。看似寻常最奇崛,我总认为其实那核心的东西并不会是玄而又玄的,并不是那天书般的语言才能解说的。它一 ...
2010-3-1 08:54
宝鼎心意内功十三段(下)
宝鼎第十段 两臂练法左降右行附两手练法    两臂练法双足盘坐头向左方膀臂向右伸直手尖向上左手置于右臂侧如第一图闭口蓄气含之约二分钟囫囵吞下用意送至右臂气至时似觉蚁行即时目视右臂如第二图再蓄气一口照前吞 ...
2010-3-1 08:52
宝鼎前辈的心意内功十三段(上)
作者内功十三段 吴序 自欧西发明枪械之学吾国朝野士夫悉营营于物质研究对于数千年传来技击之术视若弁髦或唾弃之讵知枪械只能及远如遇短兵相接遂失效用技击不但自卫有余更补军队之不足顾可忽诸余每读明清两史辄叹顾 ...
2010-3-1 08:50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17
三、八象 1.八卦前后天 窃考伏羲画卦,取象而易成,修道之士演象以延寿。鹤能养神,鹿运尾间,龟善纳气,天性各赋,有延年之良能,而人不能,故先哲取意于法象也。 灵空禅师参赞三教真法,通明禅理,发明玄机,取象 ...
2010-3-1 08:47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16
7、五法合五行 天有阴阳阖(he,闭)辟之极,人 有阴阳动静之理i天有寒暑,人有虚 实。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 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人身阴阳不离 呼吸,阴阳动静,合乎天地,阴阳化 生,分为四象,合中一行, ...
2010-3-1 08:4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