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初学太极者入门之鉴

2013-5-10 11:20| 发布者: 太极乡音| 查看: 4964| 评论: 0|原作者: 朱天才

摘要: 随着太极拳的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习练太极拳的道路,但初学陈氏太极拳者,首先要理解陈氏太极拳。然后才是入门太极拳、学习太极拳,这就是天才教学法的三步曲。 初练者,首先理解练好陈家沟太极拳的“五不 ...


    二、缓丝劲
    缠丝功是陈家沟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精华,在健身上也有着独特的功效。陈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是在意念指导下以腰动作旋转带动外形成圆的动作,不管是大缠、小缠、正缠、反缠、内缠、外缠.左缠、右缠、统归纳为顺缠和逆缠。何为顺缠和逆缠?用双手来表示身体内外的顺逆缠运动。以鼻子上下为中线,不管双手或单手向里缠绕即顺缠。手掌的运行缠法为小指领劲大指合,双手或单手向外缠绕为逆缠.手掌的运行缠法为大指领劲小指开。在缠丝中虽然手掌都称瓦拢掌但顺缠和逆缠的弧度却不一样,在技击中手掌的顺缠叫抓拿或变拳;逆缠叫推按或变打。不管是顺缠或逆缠运动都要思维式缠绕,成为圆形运动.叫“缠丝劲”,这种缠丝劲的练法.要求以腰为主宰.全身内外一致协调.以腰摧动.一动没有不动,在同一时间内.综合完成神经、骨骼、肌肉、五脏百骸等器官系统的锻炼.这种圈的缓慢、柔和运动,在练习上,在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上起着重要作用。
 
  三、运气
    呼吸随圈的运动运转称,这称之为运气。是增加内气的练功方法。圆圈的大小变化.圆变直直变圆.左右前后的伸缩都用螺旋缠丝,这就是大圈缠丝小圈抽丝的圆圈变化。大圈慢柔缠绕增加内功并养身健体,慢柔大圈变快速小圈.缠绕劲变抽丝劲.意在防卫身体所用。这就是拳论中所讲的“要想拳练好,圈一定练小”。怎样练小,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循序渐进,达到得心应手,圆
转自如。达到这个境界.就理解了太极拳拳论中讲的:“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这就是大圈、中圈、小圈到无圈。由有形归无形.由太极归无极的最高级最神妙的技击成就。
    这里专门讲一下练圆圈的大小即腰运动的角度。圆的大小、左右两手开如弓架一样。上下,以自己的鼻为中线.不论是单手或双手,下护裆上护头,拇指行与中线;下护裆,手与裆中间有一拳之隔的距离,上护头(手不可超出头.最佳手与眼平),手和头距离约一尺之远。这样侧立圆的缠丝法,使身体永远立身中正不偏,以手领左右上下缠丝圆有了。再讲腰.练拳以腰为主宰,拳论讲:“腰是发气之源”。缠丝功法主要在腰.为了使两胯始终保持窝形,    使气下行降于涌泉,在不动步的情况下.以鼻子为中线,腰左右转动45%度螺旋缠丝向里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摧腰,向外缠以腰摧肩,以肩摧肘.以肘摧手,上下协调,内外一致,手到身到.身到腿到,腿到手到.一到都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当你了解了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又用简单的无极桩功理解体会导引吐纳的气感产生,又实践了太极桩功的基本动作,又简单掌握螺旋缠丝运动.再去练习太极拳的套路就容易上手。陈氏太极拳的强身健体.攻防技击已众所周知。拳论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要真正的练到上乘功夫。除有名师的指导外,自己也得有悟性及超越时间磨练与揣摩,才可能达到自己的理想。
 
12
2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