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要领详述(上)

2012-2-12 11:48|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7395| 评论: 1|原作者: 彭安宁 彭谷洋

摘要:   太极拳功夫的修炼,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可也的确不容易。各种技艺都有他特殊的思维、神经、肌肉、筋骨的活动要领。太极拳真正的功夫,一直严格地遵循着家族或师徒的承传关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没有师父引 ...
  太极拳功夫的修炼,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可也的确不容易。各种技艺都有他特殊的思维、神经、肌肉、筋骨的活动要领。太极拳真正的功夫,一直严格地遵循着家族或师徒的承传关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没有师父引进门、没有言传身教,掌握其要领很难。过去很多人虽拜师学拳,可一辈子功夫仍不见有多大长进,往往因为不是入门弟子难得真传的缘故。为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在习练过程中不走偏方向,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本人试着以个人学习和修炼的体会,将老师所传的要领尽可能明白地表述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有所益处。
  太极功夫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筑基、练精化熬(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盘架子是提高太极功夫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涵盖了太极功夫的四个阶段,几乎每个初学者都是由习练太极拳起步,欲求太极真功夫,盘架子时一定要真正理解并遵行以下十三个要领:
  一、松肩张肘;二、含胸拔背;三、气沉丹田;四、虚灵顶劲;五、松腰胯;六、分虚实;七、上下相随;八、用意不用力;九、内外相合;十、意气相连:十一、动中求静:十二、动静合一:十三、式式均匀
  这十三个要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要求,同时存在于每个式子中。辛些要领相互关联,拆开了讲解会有重复,但不逐个讲解会含糊不清,不易理解,练拳时不能融会贯通。下面逐个介绍为的是讲明各个要领的目的与要求,真正练的时候应该统一协调,使之浑然一体。这是每次盘;子乃至推手与技击时都必须遵守的要领,是抵御、攻击、取胜的重要法宝。把这些要领自然协调地运行于整套拳中才能产生强身健体、周身一家、增强功力、反应灵敏、妙用无穷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无处不太极,无论干什么身体都遵照这些要领,不但姿态大方典雅,而且将远离很多毛病,如:颈椎病、腰腿病等。
 1.松肩张肘
  这与其他拳术的要领“沉肩坠肘”第一个显著的区别在“松”与“沉”字,太极拳强调的是全身放松,放松是最难练的功夫,所以汪永泉老师一再强调放松,教导我们“打一辈子拳,放松一辈子”,实际上能很好地放松,本身就达到沉的效果,“松沉”是因果关系,这与用意去沉有本质的区别,“沉肩坠肘”容易因沉至紧。肩部在人体中宽度最大,在散打格斗时是很重要的部位,既要会灵活地躲闪,又要在增强击打力和变换击打方向与延长击打路线等方面肩负重任,只有松透才能灵活至极。用意念在肩部形成一道气圈,仿佛肩部的肌肉和骨骼都悬浮在气圈中,有利于“松肩”。第二个明显的区别是“张”与“坠”字,“张肘”指的是在盘架子、推手和实战过程中,肘保持放松状态的同时大脑意念中肘始终保持与身体脱离且向上的张力,实际上并不用拾起,仿佛腋下夹着个纸球,既不夹瘪又不掉下即可。“沉肩坠肘”初学者或理解不正确的人容易在沉紧的肩上又加上有意识的坠力,导致肩部僵死而不圆活。“松肩张肘”是武术秘诀“肘不张、肩不松、胸不开、气不通”的要求,对于强身健体和散打推手都至关重要。
 2.含胸拔背
  几乎所有的拳种都有“含胸拔背”这项要求,但很少见到把这个要领讲解清楚的资料,不知是否有秘不传人的意图。不少练太极拳和其他拳的人把这个要领理解错了,不仅拳姿小气难看,一副挨打的模样,而且也影响到正常形体的美观。“含胸拔背”的秘诀是:在意念的导引下气由百会穴沿任脉下降到会阴穴即完成“含胸”,气由会阴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穴即完成“拔背”。“含胸拔背”就是导引内气运行小周天(也可是大周天)的过程,在外形上不要刻意做任何外观动作,做了容易凹胸凸背,“低头哈腰拳术不高”就是针对于此。“含胸拔背”做不正确,将导致身法僵滞、反应迟缓,不但影响动作的灵敏性,也影响内劲功力的发挥,甚至有害于健康。
 3.气沉丹田
  如果没有言传身授,很难掌握气沉丹田的要领。一吸一呼是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气沉丹田”只是这个过程的一半。所见到的武术书籍和一些教拳的老师都说,只要保持腹式呼吸就是气沉丹田,这对一般把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的学员勉强可以,但对练武术的人来说就很片面了,不掌握“气沉丹田”很难练出技击功夫。正确和全面的讲解应该是,一吸到中腕,一呼到丹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吸是合、化与积蓄的过程,呼是开、发与攻击的过程,“开合一定间”指的就是这个过程。吸气的积蓄与发力的呼气过程,类似于空气压缩机及气压锻床的原理,靠气的压缩与瞬间的释放催力,气的催力和助力效果极其重要,是形成巨大功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气足则力足,一吸到中脘备足气,一呼到丹田仿佛弹性十足的球猛然撞到磐石产生巨大的反弹力,威力迅猛的爆发力就是这样产生的。胯部在发力时的作用相当于大炮提供反力的后座,丹田在小腹部位,小腹之下为胯部,这不正是巧夺天工的安排吗?气瞬间沉向丹田,激发胯部及下盘的反弹力,与全身的整体力聚于一集中力击发目标,这就是武术的爆发力,不同于西洋拳击靠肌肉产生的击打力。
   “气绝身亡”,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太极拳所指的气不仅仅指呼吸的空气,而且包括运行于身体内部的气,所以用“燕”表示。“气充则血足,血足则体强”,不是多吸入氧气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运行于体内经络、血肉、筋骨及内脏的“暴”充足,营气足则内脏强健,卫气充则毛发与皮肤光泽,脸色健美,这需要坚持不懈地锻练,这就是内家拳所谓的内壮功。
  “气沉丹田”指的是下丹田,位于脐下约三寸处,该部位被称为生命能量的源头、人体的发动机。为何要气沉丹田?首先气沉丹田较气浮于胸使得人体的稳定性加强,呼吸能引起人体重心的变化,肺呼吸重心上移,腹式呼吸则下沉上轻中心稳固。、另外,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中医认为丹田是“藏精之所”、“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胸式呼吸气在体内运行的距离短,主要在肺至口鼻之间,因此氧气与五脏六腑及三焦中的水谷精气发生生化作用的机会较少,不能充分利用吸入的氧气。腹式呼吸使吸入的氧气运行的距离加长,与五脏六腑及三焦中的水谷精气发生生化作用的机会增多、增长,充分利用了吸入的氧气,有助于积聚精力获得健康。腹式呼吸的肌肉伸缩与氧气生化作用过程产生的生物电的变化,使得毛细血管开放,并刺激血管周围的神经,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感觉中枢,从而引起“麻、热、胀”等感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气畅通的气感。还有,腹式呼吸使横膈膜下降幅度增大,给腹内脏器一种有益的挤压按摩作用,这种挤压按摩作用也能使腹腔内产生生物电脉中,腹内会有温热的感觉,也非常有益于健康。
12下一页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李子 2012-2-13 18:37
而且包括运行于身体内部的气,所以用“燕”表示。最重要的是运行于体内经络、血肉、筋骨及内脏的“暴”充足。文中的:“燕”、“暴”是什么意思?是打错了字?还是什么意思?请解释清楚。谢谢!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