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对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的理解

2011-12-3 17:45| 发布者: 柳随风| 查看: 25480| 评论: 1|原作者: 赤子

摘要: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际,阴阳之母也”。其实质上,就点明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的分野:在太极产生之前是先天太极态,而当太极产生之后就进入后天太极态。


先天太极强调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不强调外部的存在。它对存在的对立面是零容忍的。当一对矛盾体存在时,它不是强调矛盾的两端,而是强调介于矛盾两端之间的中心点。而这个中心点,就是零点。这个中心点,就是圆之心,就是先天太极强调的“不离中土”。所以,先天太极十三式,看上去是有所分别的: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实质上是没有分别的,这十三式是可增可减的。简约之,说它是一式也行:就是一个圆而已;繁复之,说它是百式、千式乃至万式也行:高下、伏仰、推拉。。。。。。可以无穷无尽。先天太极的修习,无非就是要把自己这个太极的圆画好。由于人的存在是已然的事实,不同的人做为一个个体能量自然有大有小。但在修习太极,把圆画好这个问题上却是无差异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先天条件的制约,画出来的圆应该有大、有小。所幸的是,先天太极比的是圆,而不是大小。只要你画得圆了,你这个太极也就圆满了。有了圆——即太极,你就有了“有之以为利”的“有”。这个“有”可了不得。孔老夫子说这个“有”可以弥轮天地,如是者,“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其中,太极拳当然就属“以动者尚其变”一类。如何尚其变呢?显然,先天太极拳也并不仅是形而上的东西,如果你说你是形而上的,不是形而下的,这就有分别了,这就不是圆了。本人炼功日短,谈不上有任何体会,只能臆测一番了:在与人推手的过程中,先天太极拳的这个圆是会因应着发生变化的。但变化的不是结构,而是大小上的伸缩而已。窃以为,在与对手接触时,对手定然施加了外力。这个外力作用的结果,不会破坏这个圆心,而仅仅可能是将这个圆的半径拉长了而已。有了圆这一个形的保障,也仅仅是先天太极的一个基础。而这个圆是有形之圆,是形体之圆。先天太极修习的目标,应该就是“无之以为用”的过程。这里的无之,则是无形(体)之圆,通常称之为意圆,是可变化之圆。其变化就摆脱了外在体格的局限,体现为即可小到极小为“妙”,又可大到极大为“檄”的意念之圆。“先天太极十三式以炼体积气蓄能为主,修性复命返回先天。其练法是四梢归于丹田的逆炼对待之术,五行相克,劲的性质是向心力”。真正上层功力的高下相较就体现在这一阶段了。这一阶段的修炼,我们就可以看出修习太极拳,先天条件为何并不是重要的了。简而言之,先天太极将《道德经》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修得完整。这一有一无相合,则近于道矣。有之,就是有形之圆;无之,就是无形之圆,这里的无形是非圆非点,非妙非檄的意思。这显然不仅是一个量的变化,而必然有质的升华。

而后天太极强调的是一个分力,其实质上是一个裂变过程。后天太极强调的是一个局部,它需要一个对立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就是它的对立面。当自然为阴时,我则为阳;当自然为阳时,我则为阴。这是最简约的法则。当然,这里也有层次上的区别。在两仪的层次上,当然就是最简单的阴、阳之别;而在四象的层次上,你少阳、我就老阳;你老阴、我就少阴。四象与五行其实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加了一个中心点而已,这个中心点就是中土。其余四象与四行一一对应着。少阳为木,老阳为火,少阴为金,老阴为水。这就是后天太极十三式的“进、退、顾、盼、定”。进而在八卦的层次上,“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显然也与太极八卦相互呼应着。当与对手交手时,对手的肢体动作则决定着我的回应方式。实质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当然,这个还,也不是简单的“礼尚往来”。后天太极也必须有圆,只是这个圆的存在是以对手的存在为前提。后天太极是在对手存在的基础上向圆的方向去变化。可以是对手是一个缺陷的不圆的存在,我给补圆了;也可以是对手是一个圆的存在,我契合他这个圆进而形成一个更大的圆。后天太极的圆,是不能摆脱本我这个圆存在的,也不能摆脱对手那个圆而存在。一切都被现实所约束着。当然就是一个有局限的圆了。

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一个是“逆为仙”,一个是“顺为凡”。一个是形而上者谓之道,一个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相较之下,两者高下立现。先天太极十三式炼中和之气神藏而静,后天太极十三式用中和之气神发而动。先天和后天都自无中生有,炼后天者需要入无求有,然后以有投无。炼先天者又要以有入无,然后自无返有。而我继续臆测:以后天太极入手可能是一个方便法门。后天太极显然是一个较容易理解太极的一个捷径吧。当你理解太极,有了“一”之后。再入先天太极,“无之以为用”,善果臻身自然就只待时日了。这个“一”是什么,就是圆(球)。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都必须先把圆练出来。这个圆就要求中正必须到位。放在平面来看,这个中正其实就是一个十字坐标:你可以将中理解为上下之中点,那么正就是左右之中点。上下左右都无差别了,这是静态的平面的圆。再加入时间的坐标,当你无时无刻不圆的时候,这就成了一个立体的圆球了。有了圆球之后,先天太极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一为无。如何练?师父简而括之:去繁就简,去力就意,去有就无。



作者师父夏春龙拳照

123
4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德国太极 2011-12-7 14:42
所谓先天后天只是某些习练者的个人理解,或者说是对太极拳洗脸过程的一种归类。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