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流派传承 武式太极拳 查看内容

武派郝式太极拳理论探讨(四)

2011-9-23 08:55|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15110| 评论: 0

摘要: 九、武派郝式太极拳身法要领(一)、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二)、手、眼、身、步、精、气、神(三)、起、承、开、合 (四)、摺叠转换(五) ...

(五)舍己从人
    舍己只能认为是舍身而去,与舍身炸碉堡所不同的是把碉堡炸的粉碎后还得保证自己身体无恙毫发无损。其词义顾名思义是讲不要主观意识光想去打别人,力欲打人,却事与愿违却难打得了人,舍己就是等于说要把自己当做钓鱼的诱饵先而给以对方看着便宜而不便宜的东西好引其入瓮。先不加任何阻挡让对方肆意出手,故意给对方进路让以通畅大道,难也就难在这里,空位让的越彻底对方以后将栽的越厉害,初始好像对方叫我怎样我即怎样,先叫对方如愿以偿好像是吃了一些甜头,却不知苦头就在后面降之。这叫别看他人闹的欢,就怕跟他拉清单,其为舍己从人。其中玄妙即对方挨我何处我何处能够灵活,挨手能灵活,挨肘肘能灵活,挨胸胸能灵活,周身处处皆为如此。又意且能转换的灵,挨手意在肘,挨肘意在肩,挨肩意在胸,挨胸以再腰,挨腰意在腿,以此类推,又能以腕化,不以肘化;能以肘化不用肩化;能以肩化不用胸化;能以胸化,不用腰化;能以腰化,不走腿化,也依次类推。有时且要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化解。总而必须在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即能引进落空借力发劲。
(六)沉肩坠肘
    沉肩是身体两边两个肩都得松开,武术中叫做开肩,俗称你能肩开一分胯开一寸你就能成为半个武术把式,实际即是讲太极拳对剑的手法要求是肩要不紧张、不耸起,所以也称其为垂肩的。
    坠肘是两肘关节放松,而有意两肘向下沉坠的意念,故此也有叫其为沉肘的,它们都是一码事。初练太极拳者最容易犯由于耸肩而导致抬肘、架肘、杨肘之病态。从武术理论上谈动作如是耸肩,极宜使气上腾,就会难以使气下沉到丹田,宜成身体重心保持不住稳定性。架肘势必影响到肩向上耸起,肩耸、肘架往往会很容易被他人所制,而成背势,再者若从以意行气脚度而言,太极拳走气原则要求气遍全身,无微不致,即在耸肩,抬肘情况下,就而阻碍气在全身运行通畅,所以练拳耸肩,架肘前为一大忌。要是有遇自己练拳时出现耸肩、肘杨情景时,可以马上以意引气经肩井、曲池直下涌泉,肩部骨节即可松开,肩自然就会下垂,而肘迎势随能下坠。
(七)虚灵顶劲
    虚灵是指人体在真正入静的状态下,大脑达以清静无物,无极状态下,身心极为舒畅灵敏,就此便于气血运行,呼吸自然,使之身体各部都能伸缩自如。顶劲就是头朝上顶,尾闾自而中正,不使身体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也就保持了中轴不偏不倚,立顶青天,任何力量也不动摇。
(八)敛气聚神
    神宜内敛,气要外聚。内敛是指在练功过程中,思想和眼内视力均要往回收敛,以意静守丹田位置,不使意散和视力外射,那么胡思乱想,精神开小差,东张西望,显然气就而难聚,肢体也不受调动随心所欲如意发动起来。可以断定意散则气散不能归聚,神聚则气而鼓铸,能做到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条条合规合于法度,即已说明你已能做到神聚,也就是神敛。
    气要外聚其意是说要聚敛大自然之真气和我自身先天元气为我所用,在练功时从丹田由外向内收敛而聚,使之聚而不散,并以意贯通全身,将气敛入骨髓,从而发动我肢体运动,总而言之,神敛、气聚二者相互关联,能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练好太极拳。
(九)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运动提倡用意不用力,就是要求在真正入静的情况下,完全是以意发动肢体运动,思想万念俱空,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动作过程中去,思想越静,动作就越易达到轻缓不用力而有超常力的机势。
(十)牵动四两拨千斤
    这里所指千斤是形容外来之力、切莫丢弃牵动二字、只去找四两拨千斤,我们不取鸡蛋碰石头那种傻事,四两拨千斤也只是形容以小力胜大力,借力使力。武派郝式太极拳将其现象解释为四两是指技巧和气功业就是气功,仍表示以我所练的气,也表现着轻的意思,练气到家,气功便可以以很少量的气,完全可以抗拒千斤之力,再加之太极拳还讲究以巧胜人,决非以力欺人,尽管对方以巨力千斤打过来,我一以气而接,对方随倾力而出,但打将过来目标尽失,力而落空。内功即以丹田呼吸所练就的先天元气,练到用时用意发动,以气鼓动丹田,其气自来,所谓超常人之力皆由此而来,其其气发挥的能量时相当惊人的,无坚不摧,并且对自己身体健康增加体力体质大有帮助。
(十一)神气运行五字歌
    总其太极拳运动规律为方便记忆,特意遍汇如下顺口溜歌谣很值得太极拳爱好者一观,以供大家探讨、参考。
 气如长江水,滔滔向东流。下起涌泉穴,路经脊背过。上到泥丸宫,回到印堂阙。心意将气领,从不稍离别。
 假若右拳举,意气到臂腋。随劲意气到,觉之在肘窝。顺势一反掌,气到内关穴。右掌前按出,掌心微吐越。
 气经掌阴面,直贯五指尖。单双皆如同,手势无二般。只能举一例,举一能翻三。找此练下去,周身一线穿。
 一动无不动,一静俱寂然。一快无不快,一慢皆迟缓。呼合放发出,吸开归丹田。行如九曲珠,全身运周全。
 切忌行太速,力有跳指尖。未经步步点,未经各各关。定要按步走,内外皆天然。心意力调合,久练自过关。
 一年复一年,金刚铁罗汉。意气为君主,骨肉是臣民。腰腿为主帅,先锋是手掌。眼神和皮肤,皆为是侦探。
 得到信息在,君令臣行使。将令君而使,侦察报军将。军将令臣军,主从两相依。上下要相随,沾粘随而连。
 柔而能克刚,刚柔而相济。方圆即相生,浑身如一气。虚中随机变,妙在圆中求。八门为手法,五步十三势。
 挤时可捋化,迫近出洌手。采按互变化,攻守有来由。周身求一整,混身太极球。处处有引进,满身都是手。
 攻守不明分,虚实无凭证。适似中元月,光霞照中华。练到虚无处,无功亦无守。太极真巧妙,万古今世留。
十、发放十六要                                                                                (一)、活泼于腰            (二)、灵机于顶             (三)、神通于背          (四)、流行于气
(五)、行之于腿           (六)、蹬之于足             (七)、运之于掌          (八)、贯之于指
(九)、敛之于髓           (十)、达之于神           (十一)、凝之于耳        (十二)、息之于鼻
(十三)、呼之于腹       (十四)、纵之于膝           (十五)、发之于毛        (十六)、浑噩一身
(白话注释):
    十六要为武派太极拳前辈必须经过长期实践经验成功总结的技击必须要掌握的几个要点。
   (一)活泼于腰 —— 腰为主宰,腰为车轴,尽在说明习练太极拳腰的重要位置,其发力强调“气贴脊背注于腰间”足可见发手要与两腰肾的运动而有着很大的相关,是劲能发整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腰它能否灵活、松弛、旋转自如就往往要控制、约束着整个全身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腰除了要运转灵活还得必须有着很强的韧性,车轴吗,它要具有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外力冲击,只是能转远视不够的,再者问题很明朗,犯双重之病,多为腰死不得变化,能支撑八面不等于僵滞而影响躯干和四肢失去圆活之趣。
   (二)灵机于顶 —— 提顶说的是习练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词义来自古时悬梁刺股的故事,头部一定要正,要竖直,下颏微收,才能做到顶头悬,在生理上头居于人体最上部,如低头、昂首、脖颈左右歪斜,势必影响到身体状态,就而就难保证走势中轴努偏,中轴不正,则身体重心不稳,致使大楼根基不固,甚至将而有倒塌的危险,自己就将倒还何谈制人,影响更大而莫过于导致气行不畅。再者大脑是人体活动的司令部,其位置也具于人体头部上端,则为上上之上,太极拳运动,全身活动指挥尽由大脑左右,精神贯注,大脑皮层灵机,是太极拳活动的根本。
   (三)神通于背 —— 武派太极拳拳谱上讲“气贴脊背”,因为脊柱势人体躯干部的支撑,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意念里从百会到后背脊骨有一条直线相连,就其脊骨而言,人体躯干背部向上是头,通过肩胛骨相连左右为两肩和两臂,下通过腰由胯左右耳连接下肢两腿,整个贯串人体上下脊髓和神经,背部为身体的大动脉督脉气血运行之地,以意识的精神作用下,气血便可由此畅达身体各部。
   (四)流行于气 —— 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内家拳,以锻炼气血为主是能家拳的标志以及特点,着重意和气的锻炼从而使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尽能共同得到了锻炼,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功训练习练自然就而牵扯到呼吸,呼吸有法,有后天即肺呼吸和先天呼吸即腹呼吸,可以说太极拳也为一种气功锻炼,但与气功还是有区别的地方,气功大多为静中求动,而太极拳为动中求静,气功要求走大周天和小周天,太极拳是走十字劲,功夫到位,便可气、意、劲三结合。
   (五)(六)(七)(八)—— 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贯之于指
    以四句话阐述了太极拳运动以以运气为要,腿为支撑,载身而行;劲起于脚跟,蹬地而起;气走身体十字劲即身体中心线和其相交的横线两臂连线,有指有掌为手势是劲的机枢。
   (九)(十)—— 敛之于髓,达之于神
    此叫做精神贯注,也就是神经中枢感觉系统高度集中,一定要达如静状态。精神内敛,收归达于骨髓,大脑尽可得到良好的锻炼,以达至神意双修。
2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