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115式大架的中下盘练习要点,总体来说就是:将桩功及松胯圆裆、松腰塌胯、扣胯、垂臀、落胯(沉胯)、坐胯、气沉丹田等练法融入拳架之中,达到势势松沉。
有人会问:为何只讲解中下盘的练习要点,而不讲手上动作的配合呢? 答:相对来说,中下盘的运动既难以看出来,又不好练,不少老师将其视为拳技拳艺的秘诀不肯轻文易示人。手上的动作相比来说容易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太极功夫不在手上,而在丹田和腰腿。 现在让我们面向正南方立正、势起,一边练拳一边听我讲来。 第一段 第3式 拥手上势 1.一边松开右胯下沉,一边右脚向右外碾(扇形转动,大约90度)。 2.扣右胯。 3.垂臀出左脚往左前西南方上一步。 4.放松左脚裸关节,脚掌、脚趾贴地,松胯圆裆。 5.右脚沉着蹬地,左脚内收胯根下沉,成左侧弓 步。 第4式揽雀尾 1.扣左胯。 2.垂臀出右脚上前一步,脚跟着地。 3.放松右脚裸关节,脚掌、脚趾贴地,松胯圆裆。 4.左脚沉着蹬地,右脚内收胯根下沉,左侧胯骨 微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右正弓步的右棚势。 5.右脚一边松胯下沉~边腰胯向右转,变为右 正弓步形的左棚势。 6.右脚一边沉一边向左转逐渐变虚,左脚逐渐 变实,扣左胯,变为右半马步形的捋势。 7.左脚沉着蹬地,右脚内收胯根沉下,左胯骨微 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为右正弓步的挤势。 8.右脚沉着蹬地,左脚接劲坐胯,坐胯时在垂臀 的状态之下左胯骨稍微向前挺,右胯根稍微内收:松 胸,意念锁骨的两边对拉松开而使沉肩坠肘,变为右 半马步的按势。如做到把对方推按的劲力通过腰、 胯、脚往下卸出到地面,就是真能坐胯。 9.左脚沉着蹬地,右脚内收胯根下沉,左胯骨微 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为右正弓步的前推势。 10.右脚沉着蹬地,左脚接劲坐胯,变为右半马 步的后推势。 第5式单鞭掌 1.再后坐,腰胯向左转带动扣右脚(大约l35 度)。 2.再向左转,同时重心由左脚转移到右脚,带动 左脚外撇(大约90度)。 3.身体向右转带动扣左脚(大约45度)。 4.扣右胯,一边垂臀一边腰胯向左转,带动左脚 走弧线上前一步,脚跟着地。 5.放松左脚裸关节,脚掌、脚趾贴地,松胯圆裆。 6.右脚沉着蹬地,左脚内收胯根下沉,成左侧弓步。左掌向左前方松去,右勾手向右后方松去,松腰 塌胯,身势沉下来。 第6式提手上势 1.身体一边向左转,一边松开左胯沉着扣左脚(大约45度)。 2.扣左胯。 3.垂臀,腰胯向右转,坐正身体,带动右脚走弧 线上前~步,成右川I字步。 第7式 白鹤亮翅 1.身体向左转带动右脚(大约90度)。. 2.再向左转,同时松开左胯沉着外碾左脚(大约45度)。 3.扣左胯。 4.垂臀、腰胯右转,带动出右脚向右侧上前一步,脚跟着地。 5.左脚蹬地,右脚弓出变为弓步。 6.扣右胯。 7.垂臀、腰胯左转,带动左脚走弧线上前一步成左虚步。 第8式右搂膝拗步掌 1.腰胯向左转。 2.接着向右转,扣右胯。 3.垂臀、腰胯向左转,坐正身体,沉着迈出左脚上前半步,脚跟着地。 4.放松左脚裸关节,待脚掌、脚趾贴地后接着松胯圆裆。 5.右脚沉着蹬地,左脚内收胯根下沉,右胯骨微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左正弓步。 第9式 手挥琵琶 1.左脚扣胯沉下,松右肩。 2.垂臀,带动右脚上前小半步。 3.左脚逐渐变虚,右脚逐渐变实。 4.腰胯向右转,扣右胯。 5.垂臀、腰胯向左转,坐正身体,沉着迈出左脚上前半步,成左川字步。 第10式右搂膝拗步掌 1.上接手挥琵琶,腰胯向右转,扣右胯。 2.垂臀、腰胯向左转,坐正身体,沉着迈出左脚上前半步,脚跟着地。 3.放松左脚裸关节,待脚掌、脚趾贴地后接着松胯圆裆。 4.右脚沉着蹬地,左脚内收胯根下沉,右胯骨微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左正弓步。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