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

2009-5-10 16:53|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899| 评论: 0

摘要: 一、松:练拳须从无极始,就先要练松,返归无极。具体功法就是本门入门功「三线放松功」,南怀瑾 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所说「风摆梅花」就是说的这功法。二、无极生太极:一路的松下去,是练不出太极拳的, ...

一、松:练拳须从无极始,就先要练松,返归无极。具体功法就是本门入门功「三线放松功」,南怀瑾

       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所说「风摆梅花」就是说的这功法。

 
二、无极生太极:一路的松下去,是练不出太极拳的,松了之后要练「站桩」,本门的站桩功称为「立

       禅」。慢慢就会练出丹田之气,而太极拳讲究「动静相间」,要同时练「坐功」与配套的「道功」,

      要练气长,要练「吐纳」。

 
三、无意识力:魏前辈书中称为「无意念力」,书中"九曲珠解"提到:老拳谱讲"有气则滞,无气纯刚",这

       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所支配的行气方式,而无意参杂其中,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能使全身透空,

       并延身外形成意想之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

       这「无意识力」主要是与我们平常用力的「非自主神经系统」做区分,这「无意识力」用的是「自主

      神经系统」,练到双手能「浮」至约与肩同高,就初步功成,这恰是「起式」,就可开始练拳架了。

 
      魏前辈书中"内功理法释要"提到:  "起式"尚未抬手之际,而意念早已开始在周身酝酿,使各部位的内功

     理法依序到位。

 
四、丹气脉动:这是入门初级班的验收功法。太极拳有所谓「九曲球」之说,这「丹气脉动」就在引动

      体内之气球,使其跳动,动到能带动全身上下震动,就初步功成,第一阶段验收。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三线放松功  

 三线放松功

练太极内功首重松、静、 自然,故以三线放松功为入门功法

(1)双手结太极印:双脚并拢,膝盖放松,左手拇指尖置于无名指根,右手拇指穿入此洞 ,其余四指置于外,双手置于小腹,女生相反。

(2)第一线:运用心念想象天降甘霖,由头顶经身体前方流下至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3)第二线:由头顶经身体后方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4)第三线:由头顶经身体两侧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5)然后想象全身由脚底向上逐渐变透明,脚部变透明 、膝盖变透明、大腿变透明、腹部变透明、胸部变透明、头部变透明, 全身像玻璃一

般透明。

(6)在观想透明的放松态持续十分钟以上。

(7)收功: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后,吸一口气纳入丹田,闭住呼吸,吐气。共做三次。

(8)调息
 
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说到的"风摆梅花"说的就是这"三线放松功"

且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么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

,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

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二:站桩  

                         站桩(立禅) 
体空映彻  气沉涌泉  乾坤定位  坎离升降  配置五行  八卦是用

一、双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脚掌平行,略下坐至稳,身略向前倾,重心在前。双手置两腿旁,虎口对裤缝,前四指微向上翘,使头顶百会,

下身会阴及双脚底涌泉之联机中点,三点连成一直线 

       →松百会  →松会阴,两眉向旁开,开玄关窍。意念如秋阳照身,全身酥暖。

二、收功:收左脚同时吸气,头下压弯腰吐气,双手下垂,伸直腰吸气,头最后上抬,双手由胸前双掌相*导气入丹田。

三、心法:松、静、自然。

四、练功时间:最佳|下午六点前后一小时;次佳|早晨日出后一小时内。凌晨至日出前不宜。吃饭前后一小时不宜。

五、立禅的功效:立禅初学者可强化肾经能量,根据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中研究,初学者练立禅(其书中称为站桩功)后马上以经络仪量

测,可测得肾经能量明显提高。肾经能量中医称为「先天之气」,实为将下半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能量,心脏有充分的血液回流才能有充分的血

液送出,也能减轻心脏的负荷。故肾经在血液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肾经能和心脏充分配合完成血液循环在中医称为「心肾相交」。如

此全身血液循环可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打通任督」的境界。立禅又可代替坐禅,目前一般人肾经大都不好,其实不适合坐禅,不坐没事,坐

下去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反坐出一身病来。而且很多人不坐杂念不来,一坐下去杂念纷沓而来,立禅则较不会有杂念。             

 
 
注意

重心在涌泉

脚跟是虚的

上身要直

如向前贴墙
 
意念如邱杨照身

暖而不热

 
注意:别在当风处练,最好在室内,古时候都在"练功房"内练的。(非入室弟子不教的)


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之二 
 
上文提到炼出"无意识力"就可开始练拳架了

可这拳架怎么打

一般的练法是照着老师的示范依样画葫芦

可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何况是这讲究"内功"的内家拳

如何看得出这老师的"内功"是如何"用"的呢?

这太极拳这么慢慢的打是何原因呢?如何出功夫呢?

照一般的练法

这些问题很难解

可是如果第一阶段的基本功扎实

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这运起无意识力 双手浮起至与肩同高

守着这个大气球

以意导形去比划出拳架就是了

刚开始练的慢是气跟不上形

慢慢的练到"意到气到"就可越打越快

快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有技击功用的拳了

不再是常被外人批评的"太极操"了

这是初级拳法

这阶段要持续站桩与坐功以养内气

要进入中级功法就要练"太极劲气"

转气成劲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三: 无意识力   
                  无意识力

 练这无意识力要从"开合桩"下手

双脚张开约与肩同宽

双手置于小腹前,手心相向

去感觉两手之前有个"气球"

如感觉到气球,让气球如吹气一般胀大

胀到最大后,让气球变小,慢慢回到小腹前的"小气球"

如此反复9至18次,以9为倍数

气球能顺利胀大缩小后

将手掌翻向下

试着让手浮起(好像让气球往上顶),浮至可浮起的最高点(刚开始气不足,浮不高)慢慢下降(好像手放在气球上,球往下降)

降到小腹前,再往上浮

如此反复9至18次

当能浮到与肩同高

就功成了

可练拳架了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四: 吐纳  

   
吐纳

一、     两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手于两侧自然下垂。

二、     吸气入丹田,吸气同时双手前平举,手掌向前,全身放松,膝盖略弯。

三、     吐气,吐气同时双手紧握拳,手心转向上收回腰际。全身紧绷,膝盖伸直,脚趾扣地,收会阴,提肛。

四、     如此吐纳约二十回,吸气,闭住呼吸,双手与下单田圈成一圆如抱大球一般。至不能忍耐,吐气,继续吐纳。至呼吸调节顺畅后,再

闭气,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闭气后调节呼吸至顺畅后收功。

五、     收功:同立禅。

 杨氏太极内功中级功法(太极劲气)名目简介  

 杨氏太极内功中级功法(太极劲气)不适合用文字叙述

以下仅将功法名目做个简介

1.气动桩

2.合掌式

3.鹰盯桩

4.固膜布气

5.洽骨洗髓

6.收气式

7.大周天行气

1

点赞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