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杂文数篇

2009-4-6 17:57|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757| 评论: 0

摘要: 我的太极启蒙老师!---吴汝华  我的老师姓王,四十年前他是蒙古式摔跤运动员,是个身高体壮的彪形大汉。不幸在运动黄金期,恰逢中国展开了一个文化革命,所有的运动比赛都停止了,他被分配到一个中学去教体育,其 ...

我的太极启蒙老师!---吴汝华


  我的老师姓王,四十年前他是蒙古式摔跤运动员,是个身高体壮的彪形大汉。不幸在运动黄金期,恰逢中国展开了一个文化革命,所有的运动比赛都停止了,他被分配到一个中学去教体育,其时中学生也并没有上课的需要,他无所事事,在百无聊赖之际去逛公园,发现了一样很好玩的东西,太极推手!
  诚如说所,他是蒙古式摔跤运动员,身体的本钱很够,没学推手,也没什么人能和他推,他力大无比,却也很灵活,将此用在推手上还真没几个人挡的住,他得意洋洋玩了半年直至遇到了一位陶姓老师。
  陶老师很矮小,比王师要矮一个头,体重只有王师的2/3,更本不可能和王推手推个平手,但就是能推个平手,无论王是如何用力或用技巧,就是推不倒他,但陶师也无法将王推倒,这一点令王大为惊奇,开始觉得太极拳是很不寻常的,他拜师,向陶学太极拳!
  不到一年,陶老师已不再是王老师的对手,只是王不好意思硬推他,王开始到处找人推手,不到两年,将上海能找到的全找遍了,人也得罪光了,那时郝少如和马岳梁都想收其为徒,但他却不屑一顾!

 


  在几乎堪称打遍上海无敌手后,他开始自学太极拳,找寻各种太极书籍,精心研究,慢慢知道太极推手只是太极拳的一部份,练成功的必定要能技击的,于是他又练各种能帮助他功夫增长的功夫,五花八门,也包括练个各种气功和内功。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跟他学习的。
  我的老师是身强力壮,但他的几个学生包括我在内,都却是体弱多病的人,我们学习太极拳完全是为了健康,老师教我们是太极拳也好,不是太极拳也罢,我们并不讲究,但希望身体快些好,老师教了我不长时间我就恢复了健康。
  就在我们学生都开始健康时,我的老师突然中风了,真是晴天霹雳,他只有45岁,当是因中国也没有医治中风的好办法,他也没去医院,只是自已运功,亲友送给他一些羚羊角粉,是他唯一的药。
  中风期间,半身不随的身体令他感受到了, 什么是"松"!什么是不用力?
  毕竟他还年轻,并且他懂的功夫很多,这时候能找到用来打通筋络的方法也很多,不久就康复了,之后他决心从新学习太极拳。
  本来他是可以找名师学的,但当初的气焰太盛,不好意思找上门去,于是我充当了偷师之人,跟从他的安排,一下子我就拜了几位太极界有名的大师为师,每天将学到的东西转诉给他,同时将他的疑问再带到那些大师那里,这样过了一段时日,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当时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太极拳应该是能养生与防身并重,并且是完全不用力的,但能量却远大于力!
  不久我就移居香港,老师留在上海继续寻找他的太极拳,又十多年过去了,到了1993年发现他自已还是找不到,觉得不能也不甘心一辈子胡涂,决定低首正式拜马岳梁为师!
  他在马师那里学了六年。认为完全学成了,于是离开马师自已练,到了2004年底他前来香港将他认为最好的东西传授于我时,我发现他的身体并不好,不像是练成太极拳人应该的那种的状态。
  因为那时我已经坚信我对太极拳的信念。太极拳应该是养生与防御并重,并且是完全不用力的,但能量却远大于力。
  虽然他的太极功夫,尤其是推手已是非常好!
  但我相信他的太极拳还是没有练成。
  05年底我将锺文渊先生的书介绍了给他,他看后如获天书,多年的谜底解开,他终于知道什么是太极拳了。并且也知道该怎样练了!
  06年夏天,我将锺文渊先生介绍他见面,在照锺师的方式练后,他的太极功夫进步很快,人也像换了一个!
  锺文渊先生也很高兴得的告诉我,王师他是他生平见过的已入太极之之门的第三人!

[page]

摘自锺文渊先生《纵横太极》   答:练太极拳是很可怜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把自己封在太极的天地之中,畅言推手要怎样怎样?如何才能把对方推出去?如何才能化掉对方的力?
  但这些有什么用呢?   你们有没有去问过其它拳术对太极拳的看法,练八极拳、八卦掌、少林拳、咏春…..等等,他们对于太极的看法如何?  就算没有问过!你们也反省一下,你练的太极在面对拳击手、空手道、少林拳、鹤拳、八卦掌、形意拳…….时能用吗?如果对方不和你推手呢?


  不用说其实大家也很清楚,有很多练了几十年太极的人,无法从太极中领会功夫,就会强调还要去学其它的拳术来补太极之不足,故有学太极而兼练八卦者;有学太极而兼练鹤拳者…….林林总总,为的是补太极发劲之不足。
  这就是一般常见的观念,「太极柔软有余,发劲不足」,于是乎,求其它拳术的发劲以补太极之不足就好像是必需的一般。那如果要这样,你甘脆一开始就去学那些拳术就好了,何必绕了几十年再学呢?
  在此笔者要说的是,只要你太极的功夫未完成,而期望由其它种拳术来补太极之不足,那可以断言,你的太极功夫一辈子都难练成。
  何故?因为太极中心的纯太极内功非常难练成,必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及老师细细的从旁指导,还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成功,但只要在这未完成的当中,一接触并深练其它拳术,那这个中心就会被占据,那不论你怎么练,最多就是外形太极而已。
  有人称自己的拳是八卦太极拳,有人称自己的拳是咏春太极拳,其实这些都不是太极拳,充其量只是外形太极而已。
  所以我说练太极的很可怜,外面的杂音那么多,让人无所适从,如果又从太极之中体会不到功夫,那就会更加丧失信心。
  本人要在此给各位练太极拳的同好鼓励,太极拳是一个很完备的功夫,完全不需要去兼学其它武术,太极的技击效果非常的强,具有强大的爆发力,是一个兼俱养生及武术的完整功夫,希望各位不要丧失信心。

我的故事 

我来到香港的时候,一开始是教太极拳,教太极拳就当然会教推手,可是作为女性,与男性推手时,总会是有点不太方便,突然想起我小时候曾经习过少林拳三数年(开始练南少林拳,后练北少林拳的),就想不如改教少林拳吧?慢慢的就放下太极拳,而去教少林拳了。当时年少,对于中国功夫的精髓拿捏得不太好,以为少林拳与太极拳也是差不多的东西,就一直的练下去,以为不会有甚么的影响,真是够笨的!
  早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香港太极学院就已经成立,请了一些老师,一些教少林拳,一些教太极拳,当时是院长的我有时候教太极,有时教也少林拳.....。
  一九八八年和一九八九年王壮弘先生来香港,断断续续的会住我家时,我们在聊天时他说道一件事:他很年轻的时候,从朋友那儿听到有一个功夫非常非常厉害的老侍卫,自八岁开始习武,在宫中打滚很多年,因此他与他的朋友就跑去确认一下传闻,到达之时,只看见一个瘦骨嶙峋,干瘪的老头,手上吊着一根鸦片,躺在床上,了无生气的。老侍卫知道他们的来意,就对着门板上的一幅美女图,带着古老气息的北京腔,说︰「我叫她瞎了她的右眼。」随手就拿起一根牙签一飞,划破空气,一下子的刺到美女图上,看都甭看的,不偏不倚的,牙签就实实顶在的插在美女图的右眼上。两人看见此象,当然大吃一惊!
  我听了也是大吃一惊!
  王先生继续说起,我年少时所拜学的是少林拳,学的都是五花八门的"套路",真的功夫却没有学进去,此话的确一言惊醒梦中人呀。
  我开始想了,不要在教假少林拳吧,有什么意思了?如果教的话一定要教真的少林拳,但是我没有办法去找到真的少林拳的啊,到那里去找啊?在天上去找吗?
  于是我就退出了,不如还是教太极拳!
  太极拳自然不用力的,少林拳一定有力的,所以每一个老师同时不可能这两种拳,也没有办法同时教的,因为少林拳是很有力的,而太极拳是练无力的,这里有力,那里无力的,这样很难练出功夫的!
  我只是去掉假少林,换来了真太极。还是很"合算" 的啊!

[page]

我的上海的王老师! 吴汝华 

 2008年初,上海的王关林老师打电话来,他很高兴的说:「我现在可以练"一整套"拳了!」( 关于王老师的故事,请看我的太极启蒙老师! 2007.4.23 )
  我的老师身体原来并不好,虽勤练太极,但总是还有些老毛病无法根治,前二年突然却都好了,为什么好了?就是因为他已经踏入太极之门了,所以身体就好了。他天天练拳,人看起来也红光满面,从06年夏天入太极之门,到现在都已是08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可以练"一套"拳了?我不懂!
  于是我问锺先生什么原因?锺师说:是因为"他"之前练拳是"不顺畅" 的。我一听大吃一惊!那如是说,作为徒弟的我,那我不就是"更不顺畅"的了人吗?
  我在1978年参加太极拳比赛,推手项目拿到第一名,那是我自觉在推手的时候,用了很好的技巧,就这样简简单单把人推出去了,然后拿到冠军。当时自然很高兴,也沾沾自喜。但时日至今,我才发现,那其实不是"真太极",是"假"太极,这样的用力及技巧的推手,就算把对方推出去,对于武术及养生,实在是没有什么多大用处的。有了这些经验,我自觉已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但锺师的一句:「不顺畅」让我沈思良久。
  现在回想,我在07年底练拳是忽然变的嗑嗑绊绊的,觉得不顺畅,觉得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对,整个人很不舒服!虽然人家都觉得我很松的,但是为什么总是练拳嗑嗑绊绊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的原因!
  再经过半年的苦练,我已经可以练前"16式"了,很顺畅。练拳时好像在天上一样的感觉。非常的舒服!真是神仙一样!但是这还是初级的程度。但是到了十六式后的中级程度,练得还是不顺畅,高级程度的更不可能顺畅了!现在在练中级程度拳的感觉,有时候如泥沼黏黏凝滞的,有时候也会是大像海的波涛,有时候,感觉是在神仙一样,有时候在人间一样,甚至是在地狱一样非常痛苦艰熬。感觉还不稳定,但我相信现在不行,09年,10年,11年…总有一天85式会练成的!
  我相当喜欢杨澄浦的拳,非常的喜欢。于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在模仿他的拳,不断的模仿,不断的模仿,…但到了后来就不模仿了。其实也不可能再模仿了,就像写的字、签名也是也不可能一模一样的。不能模仿的原因,我后来才知道,因为太极拳"不是"、"应是"以模仿老师的拳那样的"练"出来的,我以前一直走的路都是错的,因为如果是对的路,练出真东西的话,身上的一切会改变的!
  当你走上了正路以后,就会练出自己的"拳"了,那是模仿也模仿不来了,初期是可以模仿,但过了初期就要有自己的拳了,就想我与我老师的拳一样,比如说,他可能是"辣" 的拳,我可能是"甜" 的拳,二者的「味道」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知道
  太极拳是"个人"的拳,非常"个人的拳" !能达到个人体内真正流畅真确的拳,这才是"真"的拳。
  太极拳是也有些"抽象"的拳,不是众人相同的拳,也不是制式化的拳!能将形体去除,体会内在流动圆满的拳,才是"真"的拳。
  太极拳一定是两个条件:养生,武功。唯有包含这二者,才是"真"的拳。千万不要把其中"一个"漏掉了!千万千万要注意!

[page]

这是为什么!

 在"我的太极启蒙老师"一书说到我的王老师,他为什么一定要练到"太极拳!"太极拳的真假有这么重要的吗?
  其实这就像黄金和钻石一样,你说真假重要吗?
  他一辈子契而不舍的地追太极拳,追了一辈子,是否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
  不是的,他是在找太极养生!
  一个人老了,除了少数的人是视死如归之外,多半人都希望自已长寿并健康的,不但长寿还最好能越来越年轻,这一个梦唯太极拳能帮你圆!
  这有些像武侠小说中的情节了,但确实是千真万确的!
  太极养生的事早就有提,被太极界奉为神明的王宗岳他的太极拳论,人人在读,很多人还倒背如流,不知为什么,但对于这样一段养生证明的重要文献确人人视而不见,不仅令人发问,那些大师们在做些么呢?太极拳的的最高表现就是推手么?
  这段文字大家不陌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1. 耄指80-90的老人,耋指70-80的老人,那时候人的寿命普遍只有40-50岁,所以才有人生70古来稀这话,那时候的80、90岁在现在起码得算120岁,这就是太极的养生的证明;
  2. 耄耋能御众,何为众?俗语"三人成众" ,起码得三人以上,老爷子能打三人以上的"人" ,那还不是防身的证明?
  3. 再看王宗岳用了个观字,要人"看" ,不是用"闻" 字或"传" 字,用了观字,就是说这个现象周围都能看到的,不是非常偶然的,否则人家上哪儿去观?
  4. 所以说太极拳的功能的存在是远在王宗岳拳论之前,而第一套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的创立是远在其之后,在其之后大量的人练太极拳了,太极的功能反而不见了,这是为什么?
  我的启蒙老师,他之所以还在寻找这个真的太极拳,他其实是在寻找他生命中的第二春!
  他可以籍太极拳而得到重生。
  因他早就不是沽名钓誉的人了!
  他生命中学习过三次太极拳,第一次是乱学,是错太极,将很多种拳混在一起,结果练至中风!第二次是不完整太极,但已靠近太极拳了,表面看来,功夫已很好,推手堪称一流,但事实上只是儿戏,功夫也只限于推手,(推手不能算功夫)。而更重要的是,推手也不能养生,何来证明太极拳的高人之处?
  第三次他学到了真的太极,好像也不是太难,(本来太极拳并不是太难的,但走错了路就是到不了的,)他得到了,他的养生就显出来了,(假以时日,他的髦耋御众也是可能的),但这个已是不很重要的事了,因为他已经得到人们梦寐以求的, 越来越年轻、新的生命的路!
  我在和他通电话时他说了一句好好笑的话,我当礼貌地问候她太太是否健康时,他却说:"她没有办法了,只能是越来越老了!"
  锺文渊先生在替人书上题字时永远只写太极养生四字。他的武功难道不还不够好么?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