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愚蠢 就是站在原地祈祷 永远无法到达彼岸 人要渡人更要渡己 梦想作帆技能傍身 踏实肯干有好心态 一路风景抵达彼岸 作者楚利涛与师爷陈骁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经过前三年体系学习铺垫后,下一个学习进程是——推手,槐园太极拳的三大绝活:一为推手、二为对剑、三为粘枪,分别是近身短打、短兵器对练、长兵器对练,长短兵器对练均以推手为基础,所以推手在此起到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连接作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需要按部就班、不可躐等,一颗槐树苗想变得茁壮挺拔、枝繁叶茂,在思想上须有大格局、努力方向上必有大目标,通过坚持不懈的丰富和锤炼自己,成为槐园太极流派的顶梁柱、成就自己人贵的武者价值。
槐园推手讲究如风似水、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练拳无人似有人,找到空气在身体各部位的流动的契合感,融入空气中而又引领气流运行变化。这就需要一个如灵魂般贯穿整个推手体系的字诀——“听”。
学拳如登山、一步一重天,要“听”懂对方的劲势、听懂自己的劲势,进而听懂自己在槐园门派里角色、听懂自己在整个武术圈内的位置和高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诸葛亮做《隆中对》,而实现天下三分而有其一,司马懿蛰而不出,出则一统天下;刘邦是亭长出身,见始皇帝车辇后直言“大丈夫生当如此”;成吉思汗从荒漠中起势,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何其壮哉,“大一统”的思想格局决定了人的努力方向和成就。尤其是槐园太极拳的传人,一定要在年轻时设定好自己的拳术目标,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她,目标远大于否,直接决定了自己看事情的深度、做事的高度、胸襟的宽度,绘事后素、安全第一,想要历千难万险而屹立不倒、逢凶化吉,必须有过人的拳艺和太极互转的处事方式。
行走江湖,递手在所难免,但武术行里讲“拳不出十里”,为了实现长远的抱负和理想,树敌太多就是给自己挖坑,不符合安全第一的铁律,所以推手学习就要提高一个层次——做到既不伤害对方,又要降伏人心,牢牢把握主动权,“听”懂的对方的“势”、化解对方的势、再借助对方的势,避开对方的锋芒而建立自己胜利的优势。
听的练习开始以浑圆桩为基础,通过对空气的感知,左右移动重心走出8字麻花劲,腰的左旋右转走出两臂的阴阳转换,配合九曲十八梢的缠丝变化,找到在空气中游泳的感觉,慢慢的把自己练成水、练成风,逐渐形成人想抗据而又没有力点来抗争的涌动之“势”,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成就成败就败,切记不可用僵力强行表现效果,坚持“听”势,在不断喂招的过程中纠错、加大正确劲路的力度、速度。以拳艺折服对手,才能打开自己安全行走江湖的局面,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完美的。
话又说回来,法不空出道不轻传,门里门外两重天,越是深入的学习,伴随的规矩和限制也会越多,最明显的就是太极拳中的击打之法,只有摈弃了狂妄和轻浮之后门内弟子才可以学习,和平盛世不可恃勇斗狠,也是为了避免给弟子个人和整个槐园门派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听”懂自己、听懂学生、听懂风云变幻的“势”。
因敌变化示神奇,粘连不脱运太极。 虚拢诈诱听风势,大一统下拳无敌。 在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在这个终身挚爱的文化平台上,去升华自己的灵魂、野蛮自己的体魄,“听”到乾坤万物的诉说,享受槐园文化的快乐,成就自身的社会价值,何其幸也!!!
作者:楚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