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运动可以用想象的──念力 
凡拳术皆有特性故其练法亦各不同不得其法必至事倍功半自可断言太极拳之练法其关于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者如本书第四五章所述已足供学者之参考因不复论本章系仅述行功时所应注意之各点以补前文之所不及耳太极拳之练法有 ...
2009-7-2 18:08
技击理论与实践浅析 
太极拳在技击上的效用极为奥妙,他种拳术或多或少要以力取胜,而太极拳则主要是以巧取胜。太极拳家能凭借皮肤敏锐的触觉,化人之力,借人之力,避实击虚,而操胜算。以太极拳应敌,主要靠“化”与“发,在每个圆圈形 ...
2009-7-2 18:07
推手训练目的看掤手运用变化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训练中套路练习到散手应用的桥梁,可是现在因比赛制度与模式造成了太极拳的练习者多仅停留在「推手」阶段,以致「散手」不思练习,或流于「说招」,这可能使得以后新进的学习者将「推手」与「 ...
2009-7-2 18:06
太极拳修练法与道家哲理 
一、 前言在中国人的身体文化中,太极拳法是充分体现道家哲理而实践于拳艺中的。从历史文献所载:陈家沟始创太极拳以来,历经拳家的精心钻研,将原本搏击保卫的拳法,融会于易经与道家的精深哲理中。使得它经由不断 ...
2009-7-2 18:06
前脚掌与后脚跟
脚前掌、脚后跟之脚后跟 单独列出来,不想让一些愿意走偏激的人以为练拳光靠脚前掌就行了。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穿高跟鞋的女士们,尽管她们有纤细的高跟去支撑她们性感的脚后跟,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站立会比起平 ...
2009-7-2 08:22
《守洞尘技》十二把劲
一把劲意:恨天无把(塌天落)  原文:   凝神意,拽天环;力碑塌,一瞬间;   手落声,随意领;雷骤降,躲身难。  注释:  此把意劲方向为由上而下故又称落劲。发力意象与苍天争气概,惟恨苍天无法装上 ...
2009-7-1 18:30
藏密六字真言的修持
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是密宗气功中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一种修持法,广泛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增智开慧及激发人体潜能等,其神奇的效果,已在许多修炼者身上得到了验证。 笔者练功多年,总觉功力提高较慢 ...
2009-7-1 18:29
郭云深先生讲义抄录
编者按:本文作者均为形意大师 桂亭先生的嫡传弟子,其中陈云从先生93岁,朱凤礼先生78岁,吴澹(吴永霖)先生亦年过古稀。三位老先生本着弘扬武术,不使形意精髓失传的态度,为我刊提供了一份 桂亭先生手抄的郭云 ...
2009-7-1 08:16
推手歌
原文: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一般推手的,每误推不认真,尤其是不明白掤捋挤按的正确作法,所以推了多年,还是不进步。所以要研究此拳的真正趣味,必须多用推手功夫,推手须先明白掤捋挤按的手法,而认真的 ...
2009-6-30 18:34
十三式歌诀
原文: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腰是轴,须旋转,膝是活塞,调节轮子转的方向,裆部一松,则膝上提,裆部一紧,则膝下沉,重心永远平衡,这就是变转虚实的方法。得法则周身是 ...
2009-6-30 18:33
三奇三求三过
一、因学因趣因缘      《精武》2008年连续六期登载了李紫剑先生答《精武》编者问,所问所答皆热门话题,如武术申奥、李小龙等,问者有机锋,答者有卓见。李先生非等闲之辈,有真才实学,真实功力,妙语连珠,一 ...
2009-6-30 18:31
太极拳论浅释/洪均生
洪均生浅析太极拳论
2009-6-29 17:34
行功心解(行功是对坐功而言)
原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我国讲养生以气为主,现在叫气功疗法,可见气血虽然并重,没有气是不行的,只要气流通舒畅,血的新陈代谢机能自然健全以心行气,就是用理 ...
2009-6-29 17:32
太极拳运动全身要点
头要中正,头顶百会穴处,如有一根绳子悬起来,虚往上领项要竖起来,但不可僵硬,下颌向内收,项自竖起耳听身后,习惯了,身后任何微响,全能感觉,心静耳才聪眼注意对方所在,即前手所在之处,有时身向后退(左右转 ...
2009-6-29 17:30
《太极拳论》浅释/洪均生
洪均生浅析《太极拳论
2009-6-29 17:28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