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练好太极拳,走步是关键
拳谚云:“未练拳,先练脚”。脚上的功夫,动作简单,在没有手上动作干扰的情况下练,用心专一,更能练得细致,练得其法。到练手上功夫时,有坚实的脚上功夫作基础,就能事半功倍。先练脚是一条练拳的捷径,学太极拳 ...
2011-10-14 09:30
太极拳好学,不好练
太极拳好学,但不好练,那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诀窍。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太极拳学了之后应该如何去练。 下面我简单阐述一下太极拳的几个重点:1.主要支撑能力:这是初学者首先要重视的第一层面。我们的双腿 ...
2011-9-28 09:57
太极拳步法基本转换
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练它对人的身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这是练习太极拳人共同思考的问题。自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全民推广太极拳健身运动,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年,为什么有不少人还在为“操 ...
2011-9-27 09:17
太极拳形与质
 太极拳是有形有质,是形质相成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太极拳的传授不能只讲形,不讲质。既要讲形又讲质,做到形质兼备。 拳诀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   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   体松 ...
2011-9-21 08:57
掤捋挤按新编歌诀及浅释
掤捋挤按新编歌诀及浅释
 【新编歌诀】 掤势贵在三点通,腰为源头通体松。 捋势吸吞散化溶,巧用四两拨千斤。 挤势避实横竖用,左为阳来右为阴。 按势意念注命门,避重就轻是根本。 【浅释】 △掤势责在三点通,腰为源头通体松。 三点,指右 ...
2011-9-14 09:17
太极拳“粘手练功"概述
这是一种太极拳功夫练功方法。通过此种方法练功,可使太极拳爱好者逐步通体放松,周身协调,行动自然.感应灵敏;可以加深太极拳爱好者对于“虚领顶劲”,“腰为主宰”,“迈步如猫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理悟。 ...
2011-9-14 08:57
太极拳“掤"劲的理解和运用
太极拳的劲力,在运动的形式上.讲究的是螺旋缠丝.但在其劲力的运用方法上,讲究的是松沉。太极拳主要是讲究劲法的运用.所以它的劲法有很多,如:螺旋劲、松活弹抖劲、暗劲、明劲、沾粘劲、沉劲、拥劲、崩炸劲等等 ...
2011-9-14 08:54
太极拳的平衡浅析
太极拳的平衡浅析
  决定物体平衡的因素,一是物体的重心,重心越低稳定性越高;二是物体的底面积,地面积越大稳定性越高;三是重心垂线,重心垂线在底面积以内物体平衡才稳定。   太极拳中蹲马步要求两脚平行,两脚组成的四边形的 ...
2011-9-7 09:33
揽雀尾实战用法/杨振基董英杰郑曼青杨振铎等
揽雀尾(掤、捋、挤、按)实战用法(口诀:掤捋挤按雀尾生)  (一)左掤右掤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体用全书》上说:“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掤 ...
2011-9-5 09:41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乃道教养生文化之精华/梅应生
前言 武当丹士张三丰(1255——1424年)秉八卦五行之义、太极图之理、以柔克刚之技击术融为一体,旨在实现道教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内丹修炼术而创立太极拳横空出世。数百年后的上世纪中叶,太极拳已派生出众多 ...
2011-9-1 09:09
试谈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拳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华太极拳》杂志社和温县太极拳研究发展中心 ...
2011-8-26 17:21
太极文化进入校园 青年学子茁壮成长
  我从少年时期就喜欢中华武术,早在高中时期就接触了太极拳,1984年9月就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和1988年8月任教于上海市川沙中学后,先后拜多位武术气功名师刻苦习武,相继习练少林五式站桩功、八宝金刚气功、褚传 ...
2011-8-26 17:04
浅谈传统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是太极拳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  太极拳不仅是拳术,它同时体现的是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传统文化,太极文化又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夺目的 ...
2011-8-26 15:50
太极拳的筑基功夫------塑形
太极拳的筑基功夫------塑形
太极拳是以意领气、以气催形的复合型运动。学习太极拳就像学习中国书法一样,门槛虽低,精通却难,需要遵循规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训练。练习太极拳必须经过塑形、导气、求意三个阶段。塑形既是开端,又是结果。因 ...
2011-8-26 15:48
强身健体话太极
  太极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及美学等多种学科的深厚土壤中,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其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良好作用我有深刻的体会。  今年 ...
2011-8-26 15:46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