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敬”
太极拳,被称为“哲拳”,由于它理精法密,拳理深奥,作为初学者,能得到一位明师指教,加之自身勤学苦练,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太极拳传授者在继承和弘扬太极拳的事业中起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若因择教不慎造成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作为太极拳的习练者,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能得到一位名师的指正,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太极拳对习练者提出了“拳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即通过太极拳的长期习练,能够使人祛除“心火” ,为人处事,以德为先,恭敬谦逊,有理有节;同样的道理,若习练者本身重视修身培养,对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就能充分认识,从而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 陈氏太极前辈陈鑫先生,在其巨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开篇明义:学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又说:学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可谓字字玑珠,言简意赅。 在日常太极拳教学活动中,常听见一些“有兴趣的人”要求教练者练一套拳棒来检验一下老师的水平,甚至要求与老师过一过招,这种人大多是普通的对太极拳感兴趣的人,此等言行,请即止步;也有极个别行凶斗狠,自以为是之辈,那就只能送给他一招,叫“引进落空合即出”。 俗话说“道不明延名师,理不明访高朋”,几千年的传统武术,就是靠这种面传心授,一代代延续下来。试想当年若不是杨露禅“七下陈家沟,舍命偷拳”,最终感动了陈长兴,授以真传,太极拳为世人所知晓,可能要多等上百年。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