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谢应华(前)都在石桥铺渝高花园内练太极。 谢应华今年62岁,打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已经12年。接触这种锻炼方式以前,她因身体多病一直在病中煎熬。“还没到40岁,我就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了!”谢应华回忆称,病恹恹的她有次走到杨家坪动物园附近,看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打太极拳打得很好。这一看,谢应华就痴迷般地爱上了太极,每天跟着这名老者学习打拳。 2004年,谢应华在打陈式太极拳24式中获得了名次,这份殊荣更加激发起谢应华对太极拳的浓厚兴趣。随后在一名老师推荐下,每天潜心研究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更让谢应华惊喜的是,当打太极拳变成一种习惯以后,她的病痛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如今,在石桥铺渝高花园内,每天至少有十来个人跟着谢应华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在渝高花园打拳四年多来,谢应华教了近200名学生。据悉,最小的才10岁,已经多次在少儿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40岁的李先生是谢应华的师弟,在某网络公司担任副总。七年前,李先生在市急救中心被诊断患了帕金森病,这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异常”为临床特点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尽管病情严重,可为了活下去,李先生在医院积极治疗下,每天坚持打太极。一年多以后,李先生最终战胜病魔,如今和健康人无异。 82岁的周荣学龄3年多,也是为治病才来打拳的。他告诉记者,原先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同时在坚持吃药和定期复查的情况下,两种病现在得到了有效控制。“自从打了拳,再也不像原来那样三天两头上医院了。”周荣还告诉记者,打这种太极拳,最好大家三五人聚在一起,在老师带领下学。刚开始一招一式不易掌握,每天坚持练,两三个月才逐渐有起色。 提醒> 谢应华称,打太极拳是有阶段性的。开始打太极拳要慢,学好一式再学另一式。动作要自然,幅度尽量大一些。核心要领是要放松,比如打拳时肢体不僵硬、呼吸顺畅、面容安详、不紧张等。在如此放松的状态下长期坚持打太极,腰酸背痛等疾病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 技巧方面,谢应华称,打拳前提是必须静心,眼不看、耳不听。静下来后先站无极桩。不论站桩和打拳,都需掌握百会往上顶、尾闾往下沉、沉肩坠肘一身中正等要领。此外,练习完成后不要忘记收功。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